埃及文化(古代)
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由古代埃及人所创造。主要成就有: 象形文字,产生于前3100年左右。由24个表音符号(皆属单辅音)分别表示单词的读音,用700—800个常用象形符号表示单词的意义,用限定符号作后缀,规定单词的确切涵义。故象形文字由拼音符号、表意符号、限制符号三部分组成。字体初为图画模样的圣书体,主要刻在石碑上,后演变成祭司体(或僧侣体),进一步演变成更简化的草写体(或世俗体)。3世纪后失传。19世纪初由法国学者商博良释读成功。文学上,最早的是关于水神和丰收之神奥西里斯的神话故事。后有诗歌,箴言,著名的有《伊浦味箴言》、《阿顿颂诗》,还有自传和旅行记之类的作品。建筑和艺术方面,除金字塔和中王国时代在法雍地区建造的“迷宫”之外,还有底比斯的阿蒙神庙(遗址在今卡纳克和卢克索)。神庙主殿面积5000平方米,由134根巨石圆柱支撑,中堂12根圆柱各高12米,每根顶部可立100人。雕塑有狮身人面像、道貌岸然的人物肖像和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科学知识方面,已知40多个星座;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数学发达,能求多种形状的面积,定圆周率为3.16,采用十进位制; 医学方面,总结了治疗眼疾、牙痛、腹痛、外伤的方法; 建造金字塔和制作木乃伊的技术,表明古埃及人已掌握了相当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古埃及文化对古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东岸各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