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转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转税liú zhuǎn shuìналог с оборóта

流转税

以商品交换和劳动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税的统称。凡参与商品流转和非商品流转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纳税人。一般采用从价计证的计税形式和比例税率。中国流转税主要有: 产品税、营业税、工商统一税、增值税、关税、盐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

流转税

以流转额为征税依据的一个税类。凡是以发生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依据的税种,都属于流转税。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后,流转税由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组成,取消了产品税。1985年征得的流转税为971.32亿元,1986年1082.49亿元,1990年1682.27亿元,1995年4392.31亿元,1996年5083.34亿元,1997年5794.39亿元,1998年6573.98亿元。

流转税

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如中国的产品税、营业税等。流转征税的经济前提是商品货币关系。征收的税额作为商品价格和服务性业务收费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受商品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及时、均衡和稳定。

流转税Commodity Turnover Tax

国家以纳税人实现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税。流转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前者是销售商品的收入额;后者是服务性行业等的营业额。流转税的税额取决于商品、劳务等的流转额,它对于稳定国家财政收入有一定作用。中国1950年以后曾征收的货物税、商品流通税、产品税和自1994年起实施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都属于流转税。

流转税

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为前提,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商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交换(买进和卖出) 过程中发生的交易额。对卖方来说,具体表现为商品销售额; 对买方来说,则是购进商品支付额。对商品流转额征税,既可以卖方实现的销售收入额为课税对象,也可以买方发生的购进支付额为课税对象。非商品流转额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经济向社会提供的交通运输、邮政电讯、金融保险、文化体育、娱乐与服务等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收入额。对非商品流转额征税,一般都以提供劳务方发生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此外,流转税既可以全部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又可以部分流转额为增值额作为课税对象。流转税大部采用从价计征方式,但有时也采取从量计征方式。从价计征的流转税,采用比例税率征税; 从量计征的流转税,采用定额税率征税。其纳税环节包括全环节征税和特定环节征税两种。中国1994年起实行的税制中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流转税

流转税turnover tax

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为前提,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商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交换(买进和卖出)过程中发生的交易额。对卖方来说,具体表现为商品销售额;对买方来说,则是购进商品支付额。对商品流转额征税,既可以卖方实现的销售收入额为课税对象,也可以买方发生的购进支付额为课税对象。非商品流转额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经济向社会提供的交通运输、邮政电讯、金融保险、文化体育、娱乐与服务等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收入额。对非商品流转额征税,一般都以提供劳务方发生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此外,流转税既可以全部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又可以部分流转额为增值额作为课税对象。流转税大部采用从价计征方式,但有时也采取从量计征方式。从价计征的流转税,采用比例税率征税;从量计征的流转税,采用定额税率征税。其纳税环节包括全环节征税和特定环节征税两种。中国1994年起实行的税制中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 共事税   周转税 ☛
流转税

流转税liuzhuanshuicirculation tax

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各个税种的统称。在国际上的税种分类中通称之为“商品及劳务税”。
约在公元前八世纪,中国西周后期,各地设置的“关市之赋”是中国最早的对商品生产、流通征收的流转税形式。在法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合计约占其税收总额的60%,苏联流转税比重达到75%。美国、英国两个国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将其税制结构的中心从流转税转为所得税。
由于商品、服务性业务种类不计其数,商品流通过程复杂多样,因此,国际上将流转税具体分为八个种类:
❶周转税,指对商品生产分配各个环节的流转额课征的销售税;
❷增值税,即按照相当于商品的销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征税;
❸生产环节销售税;
❹批发环节销售税;
❺零售环节销售税;
❻消费税,指对有选择性的商品课征的销售税:
❼关税,指对出入境商品计征的税;
❽劳务税。在中国,关税由海关掌管,故流转税分类组成中不含关税。
流转税额作为商品价格和服务性业务收费标准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受商品成本或服务性业务计费水平波动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税源大。社会产品绝大部分要通过交换形成流转额,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多次流转,从而形成多次流转额,使流转税从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看,覆盖面广、税源普遍。二是收入及时。由于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交换为前提,只要实现了销售收入,就应纳税,且无论经营者盈亏,只要税率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流转税在其销售收入中的比重,所以流转税收入及时、稳定。三是与价格关系密切,国家可通过对其税率的调整影响产品的利润水平,对生产和流通进行经济调节,并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实行高低不同的税率,达到限制或鼓励生产发展的目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1949年以来,中国的税制结构一直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在对国营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经济管理时期,采取了单一的周转税制模式,即对一切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收入和经营收入征收同一种流转税——工商税。工商税税目分为四部分,其中工业部分设30个,农林牧水产品采购部分设9个,交通运输部分1个,商业零售、服务及其他业务设4个,共计44个税目。在实行“利改税”之前,流转税收入占年度税收总额的80%以上; “利改税”后,由于国营企业上缴预算的一部分利润转为税收,税收收入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流转税的主体地位未变,其在税收收入总额中仍保持60%~70%的水平。
1981年7月,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批准了财政部提交的《关于改革工商税制的设想》,将工商税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四个税种。同时细分了税目,增加了税率档次,从而形成了生产环节销售税、批发环节销售税和零售环节销售税(含劳务税)并立的流转税制模式。同时对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仍按1958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征收工商统一税。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需要,按照公平、中性、透明和普遍的原则,建立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流转税制,从而形成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有效发挥税收经济调节作用的间接税型的税收机制;1994年再次对流转税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辅的流转税新格局。用增值税在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商业零售和第三产业的加工、修理修配等行业进行普遍调节;以消费税对某些消费品进行特殊调节;对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建筑安装、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非商品经营领域征收营业税。同时,取消了工商统一税,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流转税制。

☚ 税目   营业税 ☛

流转税

turnover tax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