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区划根据不同地区地层发育的差异划分不同级别的地层区域。一般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地层区划称地层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的一级构造单元,在同一地层区内“系”以上地层单位在“相”上可以对比;二级地层区划称地层分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的二级构造单元,同一分区内“统”一级地层单位在“相”上可以对比,“组”一级基本可以对比;三级地层区划称地层小区,同一小区内 “组”一级单位可以对比。 陕西地层除上白垩统缺失,下元古界尚不清楚外,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全,岩石类型复杂,生物化石和沉积矿产丰富,已建立地层单位263个,是研究中国地层学的主要地区之一。其中,北秦岭“三群”(秦岭群、宽坪群、陶湾群)、小秦岭中、上元古界、宁强宽川铺震旦系、北大巴山寒武系、紫阳芭蕉口志留系、南郑梁山古生界、凤县——旬阳泥盆系、渭北石炭二叠系、陕北中生界及蓝田地区新生界等研究程度较高,多数建立了代表性剖面,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省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地层出露面积18.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1.25%;火成岩出露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75%。省内出露最古老的地层为太古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占地层面积的0.5%,主要分布于潼关县和华阴县南部山区和骊山一带;元古界出露面积1.6万平方公里,占地层面积的8.5%。主要分布于小秦岭、北秦岭和米仓山区;古生界出露面积4.78万平方公里,占地层面积25.5%,主要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中、新生界出露面积12.29万平方公里,占地层面积的65.5%,主要分布于关中、陕北地区和陕南的一些山间盆地中。 按照以上原则和地层发育的特点,将本省地层区划为华北、秦岭、扬子3个地层区,14个地层分区,17个地层小区,现分述之。 一、华北地层区。包括关中和陕北地区,南界由西北向东南大致以陇县八渡——虢镇断裂为界,然后自西向东经眉县——户县隐伏断裂到铁炉子——三要断裂与秦岭地层区分界,向东西二侧延出省外。该区由太古界组成结晶基底,太古界和下中元古界为活动型沉积,形成各种深变质岩和火山岩。中元古界至奥陶系为稳定类型沉积,以碳酸盐岩石为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石炭二叠系为海陆交互含煤沉积,中、新生界主要为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和黄土堆积。 (一) 陕甘宁盆地分区。指韩城——铜川——永寿——陇县以北地区,以发育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为特征,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大型含煤和油气内陆盆地之一,延安石油、榆林天然气、神府和黄(陵)陇(县)煤田均位于此地层分区。主要地层单位有中上三叠统延长群、中侏罗统延安组、直罗组、下白垩统志丹群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后者组成陕北黄土塬、梁、峁、沟的独特地貌景观。 (二)陕甘宁盆缘分区。指渭北北山地带,以发育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白云岩、页岩及石炭二叠系含煤碎屑岩为特征,石炭二叠纪煤系是本省有名的“黑腰带”。主要地层单位有下奥陶统马家沟灰岩、上奥陶统唐王陵砾岩、上石炭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上二叠——下三叠统石千峰群等。以泾河为界划分为陇县——永寿小区和铜川——韩城小区,前者缺失石炭——二叠纪煤系沉积。 (三)汾渭分区。由山西汾河盆地延入本省关中平原,省内称渭河小区,以广泛发育新生代地层为特征,总厚度达六七千米。第三系主要分布在蓝田和骊山周围,由红色砂泥岩和砂砾层组成,含三趾马动物群。第四系为砂砾层和黄土堆积,构成黄土台塬和渭河阶地,含泷河动物群、蓝田人动物群、萨位乌苏动物群和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等仰韶文化遗址。 (四)豫西分区。由河南省西部延入本省小秦岭一带,省内称金堆城小区,以发育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为特征。太古界太华群是著名含金层位,中上元古界以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镁质碳酸盐岩为主,地层发育齐全,顶底界面清楚,叠层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南、北方上前寒武系对比衔接的关键地区之一。具有代表性的小秦岭元古界剖面,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秦岭地层区。包括陕南秦巴山区,南界自西向东由阳平关——勉县——洋县——石泉饶峰,再向南经紫阳麻柳坝至镇坪钟宝一线以区域性断裂与扬子地台分界,向东西两侧延出省外。本区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分布,以古生界发育较全为特征。元古代至中三叠世为海相地层,晚三叠世至第四纪为陆相地层。中上元古界为变质碎屑岩、火山岩和碳酸盐岩; 下古生界北部以火山岩为主,南部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笔石页岩为主,时有火山岩和席状基性侵入岩;上古生界遍及秦岭区中部,以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三叠系以碎屑岩和泥质岩为主,侏罗系为含煤碎屑岩,白垩系至第四系为碎屑岩和松散堆积。 (一)河西走廊——六盘山分区。自六盘山延入本省陇县固关一带,省内称六盘山小区,仅分布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为砂砾岩和泥岩,产铜矿。 (二)宝鸡——洛南分区。位于秦岭北坡,夹持在桃园断裂、铁炉子裂断与黄牛铺——皇台断裂之间,可分为香泉小区和纸房——永丰小区,前者发育秦岭群和草滩沟群海相火山岩,产铜和硫铁矿;后者主体为中元古界宽坪群,由变质火山岩、碳酸盐岩组成,产铁和硫铁矿。 (三)太白——商县分区。位于秦岭主峰附近,夹持在黄牛铺——皇台断裂与唐藏——商丹断裂之间,主体为中元古界秦岭群变质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赋存有铁、铜、金、硫、石墨、大理岩等矿产。南北两侧断续出露早古生代变质海相火山岩。 (四)礼县——柞水分区。位于秦岭主脊之南,夹持在唐藏——商丹断裂与酒奠梁——板岩镇断裂之间,以广泛发育泥盆系和缺失二叠三叠纪沉积为特征。以凤镇——山阳断裂为界分为唐藏——山阳小区和凤县——镇安小区,前者发育中上泥盆统细碎屑岩夹泥灰岩,是本省菱铁——铅锌银和重晶石矿的重要含矿层位,石炭系以碎屑岩为主,含劣质煤层;后者发育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是本省铅锌、金的重要含矿层位。石炭系以碳酸盐岩为主。保存较好、具有典型意义的柞水、镇安泥盆系岩相剖面,已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点。 (五)徽县——旬阳分县。位于南秦岭地区,夹持在酒奠梁——板岩镇断裂与略阳——月河断裂之间,以发育齐全的古生代至中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尤以上古生界最具代表性。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是磷、钼、钒、金红石、重晶石矿含矿层位,中上志留统是金、硫铁矿含矿层位,下泥盆统是本省重要的汞锑矿层位。 (六)康县——略阳分区。分布于略阳县南部,夹持在状元碑——马道断裂与略阳——勉县断裂之间,主要出露中泥盆统三河口群灰岩和千枚岩,是陕南重要的磷、锰、石英岩含矿层位。 (七)文县——勉县分区。分布于勉略宁三角地带,夹持在略阳——勉县断裂与阳平关——勉县断裂之间。以发育中晚元古界碧口群变质海相火山岩和震旦系白云岩为特征,是本省铁、铜、金、铅锌、磷、锰等矿产的重要层位。 (八)岚皋—竹溪分区。位于大巴山北坡,夹持在月河断裂与饶峰——麻柳坝断裂之间,以广泛发育早古生代碳硅质岩、笔石页岩和介壳灰岩为特征。以红椿坝断裂为界分为紫阳——平利小区和高滩——兵房街小区,前者发育下震旦统郧西群和耀岭河群海相火山岩,产硫、铜、铁矿,寒武奥陶系洞河群碳硅质岩,含钒、钼、银矿,志留系砂板岩和碳硅质岩,含重晶石和硫铁矿;后者发育寒武系板岩、灰岩,产磷、重晶石、毒重石和建筑石板,早志留世笔石页岩,以及大量的中基性顺层侵入体。 三、扬子地层区。位于汉中地区南部米仓山一带,属整个扬子区的西北边缘,地层以古生界为主。中上元古界火地垭群、西乡群为变质碎屑岩和火山岩,震旦系至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上三叠统至第四系为内陆盆地和断陷盆地沉积,以陆相含煤碎屑岩、泥质岩和松散堆积为主。 (一)大巴山分区。包括4个地层小区:宁强——镇巴小区由前震旦纪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组成结晶基底,奥陶系和二叠三叠系发育较全,缺失上志留统至石炭系;上震旦统和下寒武统产磷、锰、白云岩矿,上二叠统产铝土矿,中三叠统产石膏,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产煤炭,上第三系上新统含著名的中国汉江乳齿象化石。司上——鸡心岭小区发育寒武奥陶系和二叠系,二叠系含薄煤层,上震旦统为重要锰矿层位。高川小区发育晚古生代地层,上泥盆统产硫铁矿。阳平关小区发育震旦系和下古生界,产磷、锰矿。 (二)四川盆地分区。省内称长岭小区,仅发育三叠系和侏罗系,含薄煤层。陕西省地层区划略图Ⅰ华北地层区 Ⅰ1陕甘宁盆地分区Ⅰ2陕甘宁盆缘分区 陇县~永寿小区 铜川~韩城小区 Ⅰ3汾渭分区 渭河小区 Ⅰ4豫西分区 金堆城小区Ⅱ秦岭地层区 Ⅱ1河西走廊~六盘山分区 六盘山小区Ⅱ2宝鸡~洛南分区 香泉小区 纸房~永丰小区 Ⅱ3太白~商县分区 Ⅱ4礼泉~柞水分区 唐藏~山阳小区 凤县~镇安小区 Ⅱ5徽县~旬阳分区 Ⅱ6康县~略阳分区 Ⅱ7文县~勉县分区 何家岩小区 Ⅱ8岚皋~竹溪分区 紫阳~平利小区 高滩~兵房街小区Ⅲ扬子地层区 Ⅲ1大巴山分区 阳平关小区 宁强~镇巴小区 司上~鸡心岭小区 高川小区 Ⅲ2四川盆地分区 长岭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