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据资料考证,北京地区运用近代农业科学改进农业是自1898年(清光绪年间)开始。这一年,清廷设置了技术农政机关——农工商总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选定北京西直门外乐善园官地成立农工商总局直属的农事试验场,场内设农林、蚕桑、动物、畜牧等科,进行农业科学的试验。这就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农业科研机构。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央农事试验场,直属农商部。同时还建有天坛林业试验场。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北平建立华北农事试验场。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年3月1日改建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除中国农科院专门从事农业科研活动外,1949年11月1日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科学院。该院设在北京与农业有关的科研机构有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遗传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等。1949年以前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没有市属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工作主要借助于中央在京的相关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开展农业科学实验,研究和推广农业新技术。从1955年起,北京才陆续建立起自己的农业科研机构。

☚ 第七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一、发展历程 ☛

一、发展历程

☚ 第五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一、发展历程 ☛

一、发展历程/(一)恢复和打基础阶段/(二)大发展阶段/(三)徘徊停滞阶段/(四)稳步发展阶段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   一、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开始接受西方近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设立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开展农业科研工作。但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军阀混战,官僚腐败,科研人才、设备和经费短缺,建树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农业科研工作,1960年建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在上海也设立有关农业的科研单位,上海大专院校也有农业科研的部门和学者。在科研人员和专家的努力下,农业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出现空前繁荣景象,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科研成果。

☚ 第七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一、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山东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之一。西汉时期汜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蒲松龄的《农桑经》(以上作者均为山东籍),均属中华民族五千年科学文化辉煌成就的结晶,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由于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束缚,农业科研长期滞后,农业经济萎缩败落,农民生活苦不堪言。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科学研究也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山东全省迅速建立起与生产相适应的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气象等学科门类较齐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相结合的农业科研机构,配套完善了各级研究推广服务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农业科研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40多年来,农业科学研究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远近结合、专群结合、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结合、自主研究与引进开发创新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打基础、抓关键,深入开展各项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由科技兴粮、兴棉、兴油、兴牧、兴商向大科技兴大农业的高层次发展,逐步形成燎原之势。到1990年,全省共取得农业重大科技成果3 730项,其中获省和国家级奖励的1 017项。

☚ 第六章 农业科学技术   一、基础研究 ☛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在植棉、园艺、畜牧、水利等领域有过许多创造发明,并且在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旧中国,由于漫长的封建统治压迫、帝国主义侵略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区仅有几个简陋的科研机构,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工作的人员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的科学技术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几十年来,新疆农业科研事业同新疆整个科技事业一样,经历了初创、成长、动荡和蓬勃发展4个时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科研机构逐步恢复和充实完善,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为农业科技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调动了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指引下,进一步重视农业科学研究,一大批农业适用科技成果不断运用于生产;同时,加强和国内外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大提高了农业科学研究水平,一些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和全国先进水平,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农业科技进步,在发展自治区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七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一、基础研究 ☛

一、发展历程/二、科研成果/(一)种植业

☚ 第六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一、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始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于1950年3月在永宁县王太堡设立了农业试验场,1951年建立了特产站,1952年6月更名为农业化学试验所。在此基础上,1958年正式成立了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7月更名为宁夏农林科学院,使农业科学研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对科技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农业科研院所不断充实、壮大。宁夏农林科学院设有农作物、林业、畜医、园艺、土肥、植保、枸杞、蔬菜、农产品加工、信息等10个研究所,以及银北盐碱土改良试验站和芦花台园林试验场。厅局部门所属的有农垦、水利、水产、农经、气象、粮食、甜菜等7个研究所和农业环境监测站、草原实验站。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有农业、食用菌、蔬菜、园林等5个研究所。此外,还有民办农业科研机构10余所。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导下,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先后提出实施“科教兴农”、“科教兴宁”战略,给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农业科学研究成果累累。截至1994年,共取得自治区级以上农业科研成果1 00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成果8项,部委及自治区级奖励成果604项,合计612项,占农业科研成果总数的61.2%。据测算,宁夏50年代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约为11%,60—70年代呈徘徊趋势,“六五”时期为33%,“八五”期末为39%。

☚ 第五章 农业科学技术   一、基础研究 ☛
000286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