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川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青羊区)/新都区(新都镇)/温江区(柳城街道)/都江堰市(灌口镇)/彭州市(天彭镇)/邛崃市(临邛镇)/崇州市(崇阳镇)/金堂县(赵镇)/双流县(东升街道)/郫县(郫筒镇)/大邑县(晋原镇)/蒲江县(鹤山镇)/新津县(五津镇)/广元市(利州区)/旺苍县(东河镇)/青川县(乔庄镇)/剑阁县(下寺镇)/苍溪县(陵江镇)/绵阳市(涪城区)/江油市(中坝镇)/三台县(潼川镇)/盐亭县(云溪镇)/安县(花荄镇)/平武县(龙安镇)/梓潼县(文昌镇)/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方亭街道)/广汉市(雒城镇)/绵竹市(剑南镇)/罗江县(万安镇)/中江县(凯江镇)/南充市(顺庆区)/阆中市(七里街道)/南部县(南隆镇)/营山县(朗池镇)/蓬安县(相如镇)/仪陇县(新政镇)/西充县(晋城镇)/广安市(广安区)/华蓥市(双河街道)/岳池县(九龙镇)/武胜县(沿口镇)/邻水县(鼎屏镇)/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赤城镇)/射洪县(太和镇)/大英县(蓬莱镇)/内江市(市中区)/威远县(严陵镇)/资中县(重龙镇)/隆昌县(金鹅镇)/乐山市(市中区)/峨眉山市(绥山镇)/犍为县(玉津镇)/井研县(研城镇)/夹江县(漹城镇)/沐川县(沐溪镇)/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自贡市(自流井区)/荣县(旭阳镇)/富顺县(富世镇)/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安富街道)/泸县(福集镇)/合江县(合江镇)/叙永县(叙永镇)/古蔺县(古蔺镇)/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柏溪镇)/南溪县(南溪镇)/江安县(江安镇)/长宁县(长宁镇)/高县(庆符镇)/筠连县(筠连镇)/珙县(巡场镇)/兴文县(古宋镇)/屏山县(新发乡)/攀枝花市(东区)/米易县(攀莲镇)/盐边县(桐子林镇)/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诺江镇)/南江县(南江镇)/平昌县(江口镇)/达州市(通川区)/万源市(太平镇)/达县(南外镇)/宣汉县(东乡镇)/开江县(新宁镇)/渠县(渠江镇)/大竹县(竹阳镇)/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简城镇)/乐至县(天池镇)/安岳县(岳阳镇)/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文林镇)/彭山县(凤鸣镇)/洪雅县(洪川镇)/丹棱县(丹棱镇)/青神县(青城镇)/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县(蒙阳镇)/荥经县(严道镇)/汉源县(市荣乡)/石棉县(棉城街道)/天全县(城厢镇)/芦山县(芦阳镇)/宝兴县(穆坪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马尔康县(马尔康镇)/汶川县(威州镇)/理县(杂谷脑镇)/茂县(凤仪镇)/松潘县(进安镇)/九寨沟县(永乐镇)/金川县(金川镇)/小金县(美兴镇)/黑水县(芦花镇)/壤塘县(壤柯镇)/阿坝县(阿坝镇)/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原县(邛溪镇)/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康定县(/泸定县(沪桥镇)/丹巴县(章谷镇)/九龙县(呷尔镇)/雅江县(河口镇)/道孚县(鲜水镇)/炉霍县(新都镇)/甘孜县(甘孜镇)/新龙县(茹龙镇)/德格县(更庆镇)/白玉县(建设镇)/石渠县(尼呷镇)/色达县(色柯镇)/理塘县(高城镇)/巴塘县(夏邛镇)/乡城县(香巴拉镇)/稻城县(金珠镇)/得荣县(松麦镇)/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昌市(北城街道)/盐源县(盐井镇)/德昌县(德州镇)/会理县(城关镇)/会东县(会东镇)/宁南县(披砂镇)/普格县(普基镇)/布拖县(特木里镇)/金阳县(天地坝镇)/昭觉县(新城镇)/喜德县(光明镇)/冕宁县(城厢镇)/越西县(越城镇)/甘洛县(新市坝镇)/美姑县(巴普镇)/雷波县(锦城镇)/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镇)   四川省(成都市) ☛

四川省Sichuansheng

中国西南部的省。辖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南充、内江、乐山、达川、广安、巴中、宜宾、雅安、眉山、资阳18个地级市,阿坝藏族羌族、甘孜藏族和凉山彝族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7个县级市,127个县 (包括3个自治县)。总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8329万(2000)。省会成都市。全省地形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2大部分。省内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河流除松潘草地部分河流属黄河水系外,其余全属长江水系。省内河流还有长江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雅砻江。主要天然湖泊有泸沽湖、邛海、马湖、天池、龙池湖、小南海、江错湖等。此外还有川西高山冰川地区的冰蚀湖等。
❶体育组织。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于2000年更名为四川省体育局。
❷竞技体育。四川省在1959年首届全运会,排名第11位。5运会上四川射箭队获 6 枚金牌。1987年6运会,共获17枚金牌,金牌和总分均列全国第 6 名 。1993年7运会获得18枚金牌,总分跃至第5名,并破1项射箭纪录。1997年8运会获 10.5 枚金牌、20.5枚银牌,总分第7名。四川女排蝉联第2~5届全运会冠军。1978~1999 年川籍选手获128个世界冠军、152个亚洲冠军、86项破全国纪录。四川籍优秀运动员有李雪梅、张翔、区银华、陈家、杨莹、张蓉芳、刘适兰、高敏、陈家全、邓若曾等。
❸全民健身运动。1956年四川省有38万人参加锻炼。1985年四川举办首届伤残人运动会,有15个市、地、州的141名残疾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等比赛。到1999年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省的实行率为98%。四川省每4年举行1次老年人运动会。设有门球、网球、乒乓球、棋类、长跑和迪斯科比赛,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有300万。
❹重要赛事。四川省承办了亚洲皮划艇锦标赛,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中国、古巴、美国、日本4国女排邀请赛,全国女排分区赛,全国青年分区赛,国际女篮邀请赛,第7届全运会足球、田径预赛及男排、技巧、赛艇、皮划艇决赛,全国甲A联赛,亚洲俱乐部杯足球赛,第15届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亚洲区A组第二阶段比赛,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4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等赛事。
❺体育设施。四川省有3万多个体育场地,其中有看台的灯光球场508座。主要场馆有成都体育中心、四川省水上运动场和四川省体育馆、四川省游泳馆、四川省航空运动学校赛场、成都市猛追湾游泳场、绵阳南河体育中心等。老人专用的体育场地近500个。
❻体育科研。主要学术成果有郑怀贤的《正骨学》、《伤科诊疗》和刘伟俊等的《骨伤科常见病》。成都体育学院受国家体委委托完成了《中国近代体育史》(初稿)和《古代体育史研究资料》(第1~3辑)。此外还出版了《四川省幼儿园体操教材》、《军事体育》、《体操》等各级学校教材。80年代成都体育学院相继成立了运动创伤研究所、体育史研究所、体育学研究室、武术研究室、高教研究室、体育康复研究室等科研机构。1982年4月成立了四川体育科学学会。1987年张宁发明的多功能液压训练器械获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金奖。
❼体育立法。1989年、1997年省人大常委会分别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我省体育事业的决议》和《四川体育条例》2个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3个政府规章。省体委和有关部门单独或联合制定了数十个规范性文件。

四川省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面积48.5万km2。2000年人口8407.5万。其中农业人口6842.5万,非农业人口1565万。辖3自治州、18地级市、14县级市、121县、3自治县。省会成都。地形可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部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的面积比例为5∶37∶58。1月平均气温,盆地内高约6℃,川西北低约-10℃,7月12~26℃。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750~1500mm之间,四川盆地西缘多达2000mm以上。河流除松潘地区部分河流属黄河水系外,其余全属长江水系。长江干流在境内长约1800m,俗称川江。支流雅砻江在省内长1375km,嘉陵江在省内长650km。2000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4010.2亿元,工业总产值4154.07亿元,农业总产值1483.5亿元。有耕地434.61万hm2,垦殖指数9.2%。土地面积中,林地、草场各占27%,森林覆盖率约20%。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71%。200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3568.5万t,油料193万t,甘蔗166万t,茶叶4.45万t,水果252.5万t,蚕茧8.73万t,肉类523万t,禽蛋99.7万t,水产品51.31万t。四川有矿产132种,其中94种已探明储量,钒、钛、黄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四川工业比较齐全,拥有煤炭、石油、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电力、建材、食品等多种工业。200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2061.9万t,原油17.32万t,天然气88.6亿m3,原盐215.4万t,钢620.3万t,布6.03亿m,丝7473t,丝织品3706万m,发电量500.2亿kW·h。全省铁路营运里程4000km,有成渝、宝成、川黔、成昆、内昆等铁路干线。公路通车里程8.9万km。内河航道6000km。有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等高等学校42所,在校学生23.5万人,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217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1.8万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如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有峨眉山(含乐山大佛)、黄龙寺—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蜀南竹海、剑门蜀道等。四川省2003年总人口8700万,地区生产总值5456.32亿元,人均6271元。工业总产值3387.4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1.1亿元。普通高校62所,在校学生51.26万人。

  • 瓷器
  • 玉器
  • 铜器
  • 金属器
  • 漆木器
  • 绘画
  • 法书
  • 雕塑
  • 石窟
  • 遗址
  • 建筑
☚ 灵渠   瓷器 ☛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位于长江上游,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人口8500万左右,有汉、彝、藏、羌等50余个民族。辖13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在5个地区设立行政公署,其下又辖1 8个县级市、124个县、3个自治县。省会成都市。
四川森林面积1153万公顷,居中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20.4%,草场、草坡面积1633万公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动物资源种类型1100余种,占中国内地1/2,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5%以上。四川还是中国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基地。
四川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个,乐山大佛、峨眉山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风景名胜9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7座。九寨沟、黄龙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省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水路和航空只在少数城镇之间通航。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8.16万公里,其中高速328公里。铁路营连专程693公里。民用航空机场6个,正在建设的有7个。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港,已开通100多条国内国际航线。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微波、光缆、程控电话、无线寻呼。景区主要分布在宝成、成渝、成昆3条铁路干线附近。乐山、宜宾、泸州水路交通发达;成都、宜宾、南充、西昌、泸州、达州之间可以飞达。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因不同的地貌和不同的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类型:东部盆地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高原属高原气候,海拔3000-4000米是寒温带,海拔4000-5000米是亚寒带,海拔5000以上是永久冰雪带。川西南山地有完整的垂直气候分带,从南向北是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然后与高原气候相接合。
四川属于季风气候区,冬季在大陆干冷气团的控制下,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在夏季暖湿的海洋气候来临时,有大量降水。盆地东部雨季为4-10月;盆地西部雨季为5-9月;川西中北部地区雨季为5-10月。四川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1000毫米左右。四川的降水量区域差异很大,其规律是由东向西减少,盆地多于高原,盆东多于盆中。全川形成3个显著的多雨中心区:盆地东部、盆地西部以及攀西中北部地区。
四川东部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同纬度地区高1℃。1月平均气温3-8℃,盆周略高4月平均气温15-19℃;7月平均气温25-29℃,是全年最热月份;10月平均气温15-19℃,接近该区年平均气温。四季分明:春季候温10-21.9℃,长约3个月;夏季候温大于22℃,长3个多月;秋季候温10-21.9℃,长2.5个月;冬季候温小于10℃,长3.5个月。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蚕丛、鱼凫以来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水旱从人,物华天宝,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南丝绸之路经过四川往南延伸;三国豪杰在蜀道上演绎了无数故事;举世瞩目的红军长征在川西走过了最艰苦的一段,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另外,在巴蜀美丽的大地上,还聚居着藏、彝、羌、纳西等15个少数民族,灯会、花会、转山会、赛马会、火把节,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川酒川菜享誉中外,倾倒了无数海内外游客。
自1978年以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交通通讯状况大为改观,综合接待能力迅速提高;四川旅游中心的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现有航线160余条,可直飞新加坡、泰国和国内(含香港)、省内各主要城市和景区,并开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尔库茨克、加德满都、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以成都为中心,宝成、成昆、成渝、达成铁路横贯东西;成都至重庆、内江至自贡高速公路和成都都江堰、德阳经成都至乐山大佛公路、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建成通车,成都至绵阳、成都至乐山、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乐山经宜宾、泸州至重庆的岷江、长江航道水运往来频繁,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来川旅游十分便捷。省内主要城市和景区国际直拨电话可达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现有涉外旅游饭店200余家,其中已经评星定级的150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270余家;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拔地而起,古老而神奇的巴蜀大地正张开她热情的怀抱,迎接四方嘉宾来川旅游观光。

☚ 概况/地域文化   四川茶馆 ☛
四川省

159 四川省

简称川。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省人民政府驻成都市。面积56.7万平方公里。人口10721.8万人(1990年)。民族有汉、彝、藏、苗、羌、回、土家、布依、纳西等。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锌、铝、磷、天然气、石棉、岩盐、芒硝等。工业部门有冶金、机械、电子、纺织等。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油菜籽、棉花、蚕丝、甘蔗、麻类、柑桔等。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攀枝花、内江、自贡、万县、宜宾、南充、泸州等。名胜古迹有长江三峡、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

☚ 海南省   贵州省 ☛

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乐山大佛/大足石刻/剑门蜀道/九寨沟/黄龙寺/蜀南竹海/峨眉山/缙云山/金佛山/贡嘎山/青城山/长江三峡

☚ 牙龙湾   武侯祠 ☛
四川省

四川省Sichuansheng

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东界湖北、湖南,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贵州、云南,西边与西藏自治区毗邻。面积56.7万平方公里,人口10589.7万(1988),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
全省可分两大自然地理区,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川西高原。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周为大凉山、邛崃山、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巫山及云贵高原所环绕,西部山地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盆地东部有10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岭和谷地,称“川东平行岭谷”,山岭海拔600~1000米,山地林木葱郁,水源丰富,谷地农耕发达。盆地中部为丘陵地形,岩层多呈水平分布,经流水侵蚀,形成平顶丘陵,称作“方山地形”,海拔在250~400米之间。盆地内多紫色或红色的砂岩、页岩,在湿热条件下,形成肥沃的紫色土,易于开垦,梯田可一直修建到山丘顶部。盆地西部是著名的成都平原,由岷江、沱江等河流冲积而成,平原上河渠密布,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证了平原的水利灌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盆地北边有秦岭、大巴山阻挡,使冬季冷气流不易侵入,气候终年温暖,雨量充沛,多云雾,日照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3~8℃之间,少见霜雪;7月平均气温25~29℃,为我国高温地区之一,全年无霜期长达280~340天,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大部分地区年可二熟。盆地周围的山地则较寒冷。盆地内年降雨量在900~1200毫米之间,夏季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1/2。长江横穿盆地南部,北岸支流主要有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南岸主要有乌江,各河水量丰沛,落差较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川西高原,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南部为横断山脉的北段。北部高原大体在二郎山(海拔3212米)、贡嗄山(海拔7556米)以西,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气温低、湿度小、日照多,高峰终年积雪。高原上草地、沼泽广布,为四川重要牧区。南部的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大体呈南北走向,自西向东排列有金沙江(长江上游)、沙鲁里山、雅砻江、大雪山、大渡河、邛崃山等。山高谷深,相对高度达1000~3000米。贡嘎山是本省最高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河谷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川西高原属高寒气候,无霜期40~200天,多种植青稞、马铃薯等耐寒作物,一年一熟,在南部的安宁河谷和金沙江河谷,气候炎热干燥,无霜期可达250~280天,年可二熟,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适宜水稻和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四川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很多。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的有钒、钛、钴、锶、芒硝、井盐、天然气等;居第二位的有铁、铍、镉、云母、石棉等;居第三位的有汞、硫铁矿、铂等。水能资源居全国首位。
四川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开发历史悠久,东部垦殖指数高达40~60%,劳动力充足,农业技术条件好,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单产高,产量大,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也是油菜籽、花生、甘蔗、棉花、蚕丝、柑桔的重要产地。水稻以中稻占绝对优势,双季稻很少,多与小麦、油菜、棉花轮作。水稻和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低丘河谷;玉米和甘薯分布在丘陵和盆地边缘山地;春小麦和青稞分布在川西高原。棉花是60年代后迅速发展的经济作物,盆地内分布较普遍,以涪江和沱江流域最集中。油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甘蔗主要分布在沱江流域。蚕桑、苎麻主要产区为成都平原和盆地南部。桐油、柑桔的主要产区在盆地南部和川东河谷地区。畜牧业以猪为主,猪的饲养头数及年出栏数居全国第一,猪鬃为重要出口物资。川西高原则为放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牛、马和绵羊。四川是我国南方森林资源较丰富的省区,森林面积约11亿亩,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马尔康等林区是我国重要木材产区之一。毛竹、药材、白蜡等也是四川的重要土特产。
60年代到70年代,四川省为我国工业建设重点省区之一,奠定了较雄厚的工业基础。现在,已形成重、轻工业均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本省因地下资源丰富,采掘工业部门较多,主要有煤、铁、天然气、石油、井盐和磷矿等。采煤集中在盆地东南部,主要煤矿有南桐、中梁山、天府等。天然气产区集中于盆地南部隆昌、泸州一带。井盐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自贡、五通桥等地。丹巴县是我国最大的云母产地。石棉县所产石棉,质地优良。什邡和峨眉有我国著名的磷矿。关于水能资源,在重庆附近已建成以狮子滩为主的龙溪河梯级水电站; 在大渡河上建成了龚咀水电站,装机容量70万千瓦;正在建设的有雅砻江上的二滩(装机容量60万千瓦)水电站;还规划建设大渡河上的瀑布沟水电站 (在石棉县,装机容量280万千瓦) 和彭水水电沾 (在乌江上,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等。众多的水电站和成都、重庆、华蓥山等地的电站联成统一电网,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川的工业结构,以机械和食品为主,其次是化工、冶金和纺织等。机械工业门类众多,主要有机床和工具制造、重型矿山机械、发电设备及电器、汽车、仪器仪表、石油化工机械、农业机械、电子等,发电设备、机床、刃具量具、重型矿山机械、通用机械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机械工业中心为重庆、成都、德阳和绵阳。化学工业以化肥、农药、酸碱和有色化工为主,重庆是四川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 川南的自贡、乐山、泸州、宜宾、内江是建立在天然气和井盐基础上的化工中心,成都是全省最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钢铁工业在全国占很重要地位,攀枝花和重庆是我国重点钢铁基地,成都是特殊钢生产中心。纺织工业主要有棉、毛、麻及化纤工业,重庆和成都是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其次为万县、达县和金堂。食品工业分布较广,以长江沿岸和成都平原最多。
本省四周为高山和高原所包围,对外交通联系困难,自古有 “蜀道难”的谚语。50年代,修建了成渝铁路、宝成铁路,结束了四川省无铁路运输的历史。现在本省已形成了以成渝、宝成、内宜、成昆、川黔、襄渝6条铁路和川江航运为骨架的众多水陆运输网,成为联系省内外的重要通道。成都和重庆是省内重要的铁路枢纽。水运以长江为骨干,联通嘉陵江、岷江、乌江等支流航道,形成水运网络。长江在四川称川江,宜宾以上称金沙江。重庆至宜宾段可通行200~800吨级驳船,重庆以下可通行1500吨级轮船。其他许多支流可通行50~300吨驳船。
省会成都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渝、宝成、成昆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人口165.4万(1988年)。工业发达,是仅次于重庆市的全省第二大工业中心。机械、冶金、电子、化学、纺织和食品是最大的六个工业部门。机械工业设备先进,专业化程度高,生产的刃具量具、精密仪表、工程机械、电子仪器、飞机等在全国有一定地位。钢铁工业以产优质钢著称。化学工业主要生产化肥、塑料制品、医药和日用化工产品。棉毛纺织、卷烟、罐头、肉类加工、造纸等也有一定规模。成都也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1700多年前即为蜀国都城,市内名胜古迹甚多。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有成渝、川黔、襄渝三条铁路干线联通省内外,水陆交通十分方便。人口221.7万(1988年),是四川省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和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重庆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重轻工业门类齐全。在开发大西南地区的战略部署中,它起着基地和窗口的作用。机械、化工、冶金、纺织、食品是重庆市工业五大支柱。机械工业是最大工业部门,所产重型汽车、摩托车、自动化仪表、风机、锅炉、发电设备、机床等都占全国重要地位。化学工业基础雄厚,以有机化学、橡胶加工、医药为主。重庆是仅次于攀枝花的西南第二大钢铁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铝加工基地。纺织工业以棉纺为主,兼有毛、麻、丝、化纤和针织,是西南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重庆市处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呈半岛状,市区丘陵起伏,周围山峦叠嶂,建筑物高低错落,与两江相映,构成了独特的山城景观。重庆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有红岩村、渣滓洞等革命纪念地。

☚ 贵州省   云南省 ☛
四川省

四川省

清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清史稿·地理志十六》: “四川: 《禹贡》梁州之域。明置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清初因之。顺治二年 (公元1645年) 置四川省,设巡抚,治成都。十四年,增设四川总督。康熙四年 (公元1665年) 改乌撒隶贵州。七年,改设川湖总督,驻湖北荆州。九年,移驻重庆。十九年,又改为川陕甘总督,驻陕西西安。雍正六年 (公元1728年) 改东川、乌蒙、镇雄隶云南,遵义隶贵州,省马湖入叙州,改建宁卫为宁远府,升锦、茂、达3州及资县并为直隶州。七年,升雅州为府。十二年,升嘉定、潼川2州为府,升忠州为直隶州,置黔彭直隶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裁,改酉阳土司为酉阳直隶州,升叙永厅为直隶厅。十四年,复专设四川总督,裁巡抚,以总督兼理巡抚事,治成都。二十五年,改松潘卫为松潘直隶厅,改杂古脑为理番直隶厅。二十六年,改石砫土司为石砫直隶厅。嘉庆七年 (公元1802年) 升达州为绥定府。光绪三十年 (公元1904年) 升打箭炉厅为直隶厅。三十二年,设督办川滇边务大臣,驻巴塘。三十四年,改叙永厅为永宁直隶州,升打箭炉厅为康定府,升巴安县为巴安府。宣统元年 (公元1909年) 改德尔格忒土司为登科府。东至湖北巴东县; 西至甘肃西宁番界; 南至云南元谋县; 北至陕西宁羌州。广3000里,袤3200里。由康定康至前藏拉萨,驻藏办事大臣驻。北极高27度54分至32度22分。京师偏西6度53分至14度12分。宣统三年,编户5041780,口52840446。都领府15,直隶州9,直隶厅3,州11,厅11,县180,土司29。”

☚ 思恩府   四子部落 ☛
四川省

四川省Sichuansheng

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的长江上游,东经97°22′至110°10′,北纬26°03′至34°20′。四周与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接壤。全省地形大致划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部分。四川盆地多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又称“红色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外流盆地。盆地四周有著名的邛崃山、龙门山、岷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大凉山等。盆地东部为方山丘陵,西北部为成都平原。川西高原属青藏高原一部分,山高谷深,地势崎岖。从东向西排列着夹金山、大雪山、沙鲁里山、雀儿山等横断山脉。贡嘎山海拔7 556米,为全省最高峰。有长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河流。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等特点。西部则为温带、亚热带高原气候,气温低而日照强烈。南部高山峡谷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春秋时期,四川为“巴”、“蜀”地。战国时期设蜀郡和巴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峡路,后分置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四川路。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建置四川行省。明代为四川布政使司,清设四川省。现辖成都、重庆、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锦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11省辖市,万县、涪陵、黔江、宜宾、南充、达县、雅安7地区及阿坎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12县级市,160县,8自治县,1工农区。省会成都市。面积56.7万平方公里。人口10 721万。有汉、彝、藏、苗、羌、回、土家、布依、纳西等民族。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二熟或三熟耕作制。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其次为小麦、玉米、红薯、豆类,其中稻米产量居全国首位;川西高原以种植青稞为主。成都平原有都江堰灌溉之利,水田广布,单产较高而稳定,是全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甘蔗为主,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第一,甘蔗生产在全国亦占重要地位,还产蚕丝、桐油、苎麻、樟脑、生漆、白蜡、茶叶、毛竹以及五味子、川芎、当归、虫草、川连、贝母等多种药材及广柑、红桔等亚热带水果,其中桐油、白蜡、生漆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西部山区原始森林面积较广,是我国南方各省中森林资源丰富的省区,针阔树种较多。并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矿物资源储量丰富,种类繁多,有铁、煤、天然气、石油、井盐、金、铜、锰、铅、锌、镍、汞、石棉、云母、水晶、芒硝、磷、滑石等重要矿藏,抗日战争时期为大后方,重要工业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四十年来,已发展成我国西南工业最发达的省区,有多种工业部门和新建的重要工业基地。如冶金、煤炭、石油、机械、电力、化工、纺织、丝绸、木材、食品、制糖等工业均很发达。钢铁工业以重庆为老基地,攀枝花钢铁公司是新建的全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近四十年来,交通有很大改观。先后修建了宝成、成渝电气化铁路和川黔、成昆、襄渝、内宜等铁路干线,筑成著名的川藏、成阿等公路。水运发达,长江为水运总干线。已形成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公路网,基本上各县都通汽车。航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可达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沈阳、西安等地。高原、盆地间山区、自然环境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现设有卧龙、王朗、铁布、唐家河、大池沟、喇叭河、白河、九寨沟等多处自然保护区。峨眉山耸立于盆地西南边缘,山势巍峨,层峦迭翠,向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盆地西北的青城山为道教名山,有“青城天下幽”之誉。此外还有长江三峡、剑门关、都江堰、大足石刻、乐山大佛、武侯祠、杜甫草堂、李白故居等名胜古迹。

☚ 海南省   贵州省 ☛
四川省

四川省

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位于我国西南、长江上游。东连重庆直辖市,南接贵州、云南,西靠西藏,北邻青海、甘肃和陕西。辖5地区、3自治州、13地级市、18县级市、124县、3自治县(1998年底)。有汉、藏、彝、羌、苗、回、蒙、土家、傈傈、满、傣、壮、纳西、布依等53个民族。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通衢,人杰地灵,物产丰饶,自古号为“天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殷周时期,四川东部已是巴、蜀两大氏族活动地区,并由渔猎转向农耕。其后,巴族在川东一带以重庆为中心建立巴国,蜀族在川西一带以成都为中心建立蜀国。公元前316年,秦兼并巴、蜀,改置巴、蜀两郡。不久,随“秦民万家”大举迁入,北方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迅速传播。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完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汉代为益州。晋改设梁、益二州。唐分属黔中、剑南和山南东、西四道。北宋至道三年(997)设西川、峡州两路,咸平四年(1001)分作利州、梓州、夔州、益州四路,总称为“川峡四路”,“后遂省文,名为四川”(顾炎武《日知录》)。元置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明曾改称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复称四川省,沿袭至今。1997年3月,析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组建为中央直辖重庆市。传统的巴蜀文化,是我国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历代移民,以及官吏赴任、帝王入川以及文士游蜀,对文化融合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代文翁兴学蜀中,开创地方政府兴办教育的优良风尚。四川山水雄奇,钟灵毓秀,文化名人,踵代相承。汉有辞赋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天文历算家落下闳、任文公;晋有史学家陈寿、常璩;唐有诗人陈子昂、李白;五代有花间派词人欧阳炯、孙光宪、毛文锡,画家黄筌、黄居宷;宋有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理学家张栻、魏了翁,数学家秦九韶,医药学家唐慎微,史学家范祖禹、李焘、李心传;金有文学家宇文虚中;元有文学家虞集;明有文学家杨慎、杨基;清有文学家李调元、张问陶;现代有文学家郭沫若、巴金,画家张大千等等,皆独树一帜,各领风骚。至于曾寓居蜀地的历代诗文名家及其名篇佳作,更多至不可胜数,为四川文化增添了异彩。特别是汉、唐、宋三代,四川成为全国文化先进之区,尤为世人所瞩目。四川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2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寺风景名胜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成都、自贡、宜宾、阆中、乐山、都江堰、泸州。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处:峨眉山、黄龙寺、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西岭雪山、四姑娘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1处:龙溪虹口、攀枝花苏铁、唐家河、马边大风顶、蜂桶寨、卧龙、九寨沟、贡嘎山、四姑娘山、美姑大风顶、诺尔盖湿地,其中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有国家森林公园14座:都江堰、剑门关、双桂山、瓦屋山、高山、西岭、二滩、小三峡、海螺沟、七曲山、金佛山、九寨沟、天台山、福宝。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泸定桥、皇泽寺摩崖造像、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云岩寺、朱德故居、大庙飞来殿、樊敏阙及石刻、冯焕阙、平阳府君阙、沈府君阙、高颐墓阙及石刻、武侯祠、杜甫草堂、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乐山大佛、王建墓、都江堰、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南龛摩崖造像、卧佛院摩崖造像、燊海井、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秦会馆、三星堆遗址、什邡堂邛窑遗址、麻浩崖墓、僰人悬棺葬、郪江崖墓群、明蜀王陵、龙脑桥、七曲山大庙、平武报恩寺、真武山古建筑群、张桓侯祠、德格印经院、夕佳山民居、杨升庵祠及桂湖、大邑刘氏庄园、泸州大曲老窖地。四川多山,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陆生野生动物千余种,高等植物近万种。省境河流分属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逾一百平方公里者达一千三百余条,水力资源蕴藏量极丰。气候有冬暖、春早、夏长、年均温高的特点。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以多夜雨为特色。四川的自然、人文景观与风土人情有着无穷魅力,蜀锦、蜀绣、川戏、川菜、川酒以及其他名特产品,也为旅游者增兴添趣。四川的旅游服务业近些年来也日臻完善。大批宾馆、饭店,拔地而起。全省主要景区景点,可同时为数十万中外旅游者提供食宿。水、陆、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铁路有成渝、宝成、襄渝、川黔、成昆等线,公路可通往全川各县、市。长江水运可达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航空以成都为中心,可达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广州、西安、昆明、拉萨等各大城市,并已开通了直接往返成都和香港的航线。

☚ 大昌古城   四川 ☛

四川省

简称“川”或“蜀”。在长江上游。春秋时为巴、蜀等地,汉为益州,明改四川省。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10576万(1988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川西高原。前者四面环山,岷江、沱江、嘉陵江贯穿其间,汇入长江,盆地内气候温湿,冬暖夏热,后者海拔较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纵贯其间,气候高寒,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明显。盆地农业发达,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区。稻、玉米、甘薯、油菜籽、桐油均居全国前茅,生猪、猪棕产量冠于全国,小麦、蚕茧、甘蔗、烟草、水果、中药材也很重要。水力、林、矿资源丰富。有铁、煤、石油、天然气、石棉、井盐等。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纺织、制糖、制盐和造纸与工业发展较快。成渝、宝成、川黔、成昆等铁路和川藏公路、长江航运联系省内外。省会成都。主要城市还有重庆、内江、自贡、万县、宜宾、南充、泸州、渡口等。

四川省

四川省

简称川或蜀。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巴、蜀国地。秦置巴、蜀两郡,汉属益州部,西晋分置梁州。唐代分剑南东西两道和山南西道,有“剑南三川”之称。宋分益州、梓州、利州、夔州4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元置四川行中书省,明清延袭至今。辖阿坝藏族羌族、甘孜藏族、凉山彝族3个民族自治州、7个地区、13个地级市、174个县(市)。省会成都。面积5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五位),人口1.18亿,居全国各省(区)之冠。为多民族地区,有52个民族成分,民族地区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人口506万,分别占全省的57%和4.3%。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是地形上显著差异的两部分。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为经济发达富裕区。高原到盆地的山区,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间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复杂,矿产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有120多种,矿种齐全,矿点1250余处。有24种名列全国前茅。其中钒、钛、天然气、硫铁矿、莹石、芒硝、铁、石棉、云母、磷、岩盐、铂、锌等均居全国一、二位。又是全国最大的稀土矿区。森林覆盖率20.37%,为全国三大林区之一;竹类面积700万顷,种类、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珍稀动植物众多,国家设有17个自然保护区。又是药材之乡,药用植物达3000余种。长江干流流经四川境内892公里。河川径流量313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3100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24%,居全国首位。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占四川可开发水能资源80%,潜力巨大。气候复杂多样,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利于植物生长,为农业大省。早于秦朝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经久不衰,成为“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耕地9348万亩,既是全国大粮仓,又是生猪、油菜籽、蚕茧、柑桔、茶叶基地。可利用草地2.12亿亩,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肉、奶产量仅次于内蒙古,占全国第二位。工业门类齐全,形成有特色的体系,是我国钢铁,能源工业基地,机械、电子、建材、化工、食品、丝绸、皮革等行业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电力工业实行“水火并举、大中小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基础雄厚,可生产27类1300个品种。“军转民”成效显著,民品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轻工、食品、丝绸富有特色,烟草、酒类、医药、皮革、饲料等均达到一定规模。科技力量强大,各类专业人员有155.4万人,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在不少科研项目上居全国领先地位。“蜀道难”状况已有显著改变。宝成、成渝、成昆、川黔、襄渝、内宜6条铁路干线,有4条是进出四川通道。公路里程9.8万公里,居全国首位。省内干线14条,7条与省外连通,与邻省相连的出口有90多处。通航河流120多条,里程8800公里。民用航空已开通8个机场,有国内外100多条航线,旅客运量达300万人次。邮电通讯也发展很快。有17个市进入国际长话自动网,可与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直拨通话。四川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丰富多采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有历史文化名城38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21个。长江三峡举世闻名。佛教名山峨眉山,道教名山青城山分别以“秀”、“幽”闻名天下,金佛山、缙云山、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大足石刻、剑门古道、蜀南竹海、兴文石林、广汉三星堆、奉节白帝城均是著名浏览胜地。

☚ 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 ☛
000011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