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油菜气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油菜气象youcai qixiangmeteorology of rape

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分布与气候
油菜是中温带主要油料作物,世界上由南半球的阿根廷至北半球的瑞典北极圈内均有油菜种植,以亚洲、北美洲、欧洲北半部最为集中。中国南起海南岛崖县,北至黑龙江黑河市,西自新疆乌恰县,东抵沿海各省,从平原到西藏海拔4630米的高原上都有种植。根据油菜生物学特性及其气候、栽培特点的地域性差异,可将中国东半部划分为六个气候特点不同的油菜种植区,西半部分二区。❶华南秋播油菜区。此区最冷月平均气温9℃以上, 大于10℃年积温6000℃以上。秋播春性型和半冬性型品种,能正常发育,但生育期短,产量低。
❷长江流域秋播油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9~10℃,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下日数为0~40天,9月至次年5月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一般冬性或半冬性型品种能安全越冬,为秋播油菜主产区。
❸黄淮关中秋播油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2~1℃,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下日数为40~80天,9月至次年5月间降水量300~500毫米。本区光、热、水分条件属南北过渡类型,种冬性强的品种,生育期250~270天。
❹渭北、晋中、海河秋播和春夏复播兼种油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5~—2℃, 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下的日数为70~100天,9月至次年5月间降水量150~300毫米。本区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秋播冬性极强的品种,生育期270~290天。
❺长城沿线、松辽平原春夏复播油菜区。年平均气温1.2~10℃,最冷月平均气温—5℃以下,大于10℃积温2300~4000℃。本区冬季严寒少雪,夏季大部地区温度较高,油菜既不能越冬,也不能过夏,只能春播夏收或夏播秋收春性型品种。
❻兴安岭、内蒙古北部高原春播油菜区。年平均气温—5.5~4.2℃,最热月平均气温16.5~22℃,大于10℃的日数为87~140天,积温1300~2300℃。本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能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一年一熟春播油菜。
❼蒙、新春夏复播、春播兼种油菜区。属半干旱、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低的仅10多毫米,70%集中在夏季,但热量条件好,大于10℃积温2600~4500℃。以一熟春播油菜为主,兼有春夏复种形式,局部冬有积雪的地方可秋播。
❽青藏高原春播油菜区。为中国一年一熟春播油菜高产区。本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油菜适宜于种植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年平均气温0℃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10~20℃,大于10℃积温1000℃左右。
生长发育与气象

温度 油菜为喜冷凉作物。种子发芽的下限温度为3℃左右,在16~20℃条件下,3~5天即可出苗。苗期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叶片在—3~—5℃开始受冻,-7~-8℃冻害较重。冬性极强的品种能耐-10℃以下的低温, 但冬季低温伴随大风则加重冻害。日平均气温10℃以上即迅速抽薹, 开花最适宜温度为16~25℃, 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提高结实率,高于26℃开花数显著减少, 4~5℃以下绝大部分植株花朵不能开放。开花后如遇0℃左右或冰雪天气则受冻致死,甚至整个花序花蕾枯萎脱落。高温使花器发育不正常,蕾角脱落率增大, 大风轻则引起倒伏,重则折枝断茎。角果发育期只要正常开花受精, 在日平均温度6℃以上都能正常结实壮籽, 20℃左右最为适宜,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种子千粒重高。如遇干热风天气, 出现30℃以上高温, 易造成高温逼熟。油菜从播种到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温。一般秋播油菜需0℃以上积温1800~2500℃, 一年一熟春播油菜需1000~2000℃。根据油菜感温期对温度的要求, 可分为三种类型: ❶冬性型。对低温要求严格, 必须经过0~5℃左右的低温15~30天以上, 才能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否则不能抽薹开花, 一般秋季播种的中晚熟或晚熟品种均属这一类。
❷春性型。在5~15℃的温度条件下,经过15天即可抽薹开花,秋季播种往往容易抽薹开花,中国华南冬季温暖地区秋播和北方春夏播以及长江上、中游迟播的早熟品种均属这一类。
❸半冬性型。对低温的要求不很严格, 介于冬、春性之间。中国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均包括这三种发育类型。
光照 油菜是长日照植物, 一般需要日照14小时以上, 但也有长到24小时和短到10小时以下的品种。不同生态型品种其光合强度有明显差别, 一般叶绿素含量高, 叶片厚, 气孔多的品种, 光合强度强, 叶片增长快, 干物质积累多。油菜花果期是光合作用旺盛时期, 天气晴朗, 有利角果、果皮进行光合作用。花荚期的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正相关, 此期多阴雨则每角粒数减少, 秕粒增加, 千粒重降低。
水分 油菜营养体大, 枝叶繁茂, 喜湿润, 需水多。秋播油菜, 从移栽到收获, 田间耗水量一般为300~500毫米, 蒸腾系数在337~912之间。油菜植株体的需水只占根部吸收水分总量的0.1%~0.15%,叶面蒸腾约占田间耗水总量的40%~65%,余为棵间蒸发。种子发芽时, 要求吸收籽重60%以上的水分, 此时以土壤湿度20%~25%、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为好。土壤湿度低于15%, 就会影响幼苗生长发育; 幼苗期(指五叶期以内)降雨过多和雨日过长, 严重影响幼苗发育。田间持水量过大, 土质过于粘重, 容易引起烂根死亡。移栽期由于根系受伤, 吸收能力降低, 水分缺乏, 幼苗不能恢复正常生长。水分过多, 根系发育受阻, 也易引起死苗。冬季雨水充足, 有积雪覆盖,或进行临冬灌水, 有利防寒保温。薹花期是油菜需水临界期,此期空气相对湿度70%~80%、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70%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或高于94%都不利于油菜开花。角果发育期以田间持水量60%~80%为宜,过高过低都会形成大量秕粒,油分含量降低。开花结荚期, 降雨过多, 病害显著加重, 严重影响产量。秋播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见表。

秋播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

生育时期耗水强度/(mm/d)耗 水 量 /%
范 围平 均范 围平 均
苗 期
抽 薹 期
开 花 期
角果发育期
全生 育期
0.8~2.4
1.3~3.3
1.5~4.2
2.1~3.9
1.8~3.0
1.66
2.44
2.75
2.82
2.20
25.8~48.0
9.7~21.8
17.7~27.7
16.2~38.7
34.5
15.2
22.7
27.6

生产与气象

播种期 油菜分秋播、春播和夏播。秋播油菜以幼苗生长至冬前不抽薹能安全越冬为原则, 一般冬季寒冷的地方播种早, 冬季温暖的地方播种迟。以直播为例: 渭北、晋中、海河地区8月下旬播种, 黄淮、关中地区9月中旬, 长江流域9月下旬~10月上旬,华南地区则迟至10月~11月。为解决耕作制中季节矛盾, 实行育苗移栽, 比直播提早半个月。春播油菜一般在幼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 以早播产量高, 夏播油菜在中国北方, 一般7月~8月初播种,因苗期处于高温, 生长过速, 易遭虫害, 产量低 [见播种(栽插)期预报]。
病虫害 油菜菌核病是长江流域产区的主要病害,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发病。病害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降雨多少和株间湿度。油菜开花期间, 旬雨量大于50毫米, 株间相对湿度在85%以上发病严重;旬雨量小于30毫米,株间相对湿度75%以下发病较轻;旬雨量低于10毫米和相对湿度60%以下一般不发病。排水不良, 田间渍水, 氮肥施用不当,植株生长繁茂,田间郁蔽, 特别是贪青倒伏, 都有利于发病。油菜病毒病是常发病, 蚜虫是油菜病毒病发生的媒介, 蚜虫在16~17℃,相对湿度76%以下发生最多; 14℃以下、相对湿度在84%以上发生量锐减。连续降雨特别是暴风雨能造成蚜虫大量死亡。播种季节干旱的年份和地区要避免过早播种, 苗期干旱要及时灌水,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以适当增大株间湿度,使蚜虫不易发生(见植物病虫气象)。
冻害及防御 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苗期(或越冬期)冻害、蕾薹期和开花期冻害三种, 以苗期冻害最为严重。冻害的严重程度与寒潮来临迟早、降温程度、低温持续时间等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寒潮来临早, 骤然降温、低温持续时间长、冬季雨雪少、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小, 冻害严重。油菜越冬死苗与土壤水分、最低温度关系如图。开花期冻害的主要特点是当气温下降到0℃左右时,已开放的花朵脱落,形成分段结实现象。防寒措施:❶适期早播,培育壮苗,增强植株体的抗寒能力。
❷浇好越冬水,黄淮地区以平均气温降到5℃时作为灌越冬水的临界时期。
❸加覆盖物和壅根盖土,使油菜与干燥寒冷的空气隔离,减少水分蒸发。
❹东西行向筑挡风墙,移栽油菜时采用东西行向,成活后结合中耕松土,在行的北面筑一小埂,可提高行间温度。据观测,沟内地表温度比平地提高1.5~2.2℃。
❺注意排涝,适时适量灌溉, 以避免和减轻渍、旱害。

5cm土壤田间持水量%

油菜越冬死苗与土壤水分、最低温度的关系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