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嘉陵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嘉陵江长江中游一级支流。古名漾水、阆水、巴水、渝水,唐以后始称嘉陵江。流经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西南部和四川省东部。源于秦岭南麓。东源 (主源) 于陕西省凤县西北部向西南流经略阳白水江镇,与源自甘肃省天水市平南川的西源西汉水汇合。于阳平关南入四川境,经广元、苍溪、阆中、南部、蓬安、南充、武胜、合川、江北等市县,到重庆市朝天门注入长江。长1119千米,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的一级支流17条,其中较大的左岸有渠江、东河,右岸有涪江、西河、白龙江等。嘉陵江干流、渠江、涪江三大水系在合川附近汇集。在长江一级支流中,长度仅次于汉水,流量仅次于岷江。流域地势西、北、东三面高,西南部低。干流北跨秦巴山地,南延至四川盆地腹部。广元市昭化镇以上为上游,长407千米,河道穿行于海拔1000米~3000米的秦岭、摩天岭、米仓山区,河床纵比降大,平均3.8‰。多数地段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河谷呈V形,谷坡40°以上。昭化镇—合川城为中游,河道蜿蜒长达620千米,斜贯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除昭化镇附近河流横切海拔800米~1000米的剑门山区,形成谷宽约300米、水宽约30米的峡谷外,其余河谷宽300米~800米,成不对称宽谷。沿岸有五级阶地,以高出河面20米~25米的一级阶地保存较好,常与浅丘相接构成浅丘带状地形。南充一武胜间河床比降0.3‰,河曲发育,有 “九曲回肠” 之称。合川以下为下游,长93千米,河流切过华蓥山复背斜南延的三条分支背斜,形成沥鼻、温塘、观音等峡谷,合称嘉陵江 “小三峡”,江面仅宽150米~200米。出峡后,紫色泥页岩层出露处,河蚀成 “沱”,有龙洞沱、江家沱等。遇坚硬砂岩,成 “碚”,如北碚。干流与涪江、渠江的径流分别占全河的45%、25%和30%,5月~10月为汛期,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50%以上。北碚站多年平均流量216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4800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684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7亿吨。全河落差2300米。嘉陵江是四川水陆联运的重要河道,广元以下干流796千米均可通航,昭化镇以上可通10吨级木船,南充以下通行机动船,运量约占四川内河航运的1/4。中、下游是四川主要工农业基地之一。 嘉陵江长江上游最大支流。上源有二: 西源出于甘肃省天水市以南潘家峡,称西汉水;东源出于陕西省秦岭海拔2598米的代王山南侧大凤沟,称东河。东河沿西南方向经黄牛铺、凤州、双石铺,出陕西境入甘肃,复于白水江以北又进陕境。随之河流自北而南于两河口纳入西汉水,途经略阳、乐秦河、燕子砭等地,至宁强丁家入四川省。嘉陵江在陕西流经243.8公里,流域面积292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6.6亿立方米。1990年平均流量54.6立方米/秒。嘉陵江属长江一级支流,凤县东河桥以下始称嘉陵江。上游凤县境内为山区峡谷型束放式河型,呈宽谷峡谷相间出现的串珠状河道。峡谷段多由灰岩或砾岩组成的陡峻谷坡,多急流险滩;在宽谷段内发育有大小不等的曲流阶地,如草凉驿、龙口、凤州、双石铺等。宽谷普遍发育有两级阶地,阶面开阔平坦,断续分布在河流两侧,成为上游重要的农耕经济区。但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洪水期常冲毁河堤,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白水江以下,河流南行于汉中地区。白水江至横现河段流经石灰岩地带,形成老鸦峡、白崖峡等曲流峡谷;横现河至略阳段受构造的控制与调整,河谷宽广,谷型不对称,形成明显的格状水系;略阳到阳平关段,软硬岩石相间排列,抗蚀力不同,河流以深切峡谷为主,有离堆山、单面山等地貌形态。阳平关附近河流与片岩走向相符,河谷易侵蚀而显开阔;阳平关以南,大段河流平行岩层走向,谷宽而阶地发育。白水江以下河段略阳、阳平关等宽谷坝子中,二、三级阶地发育较好,为农耕主要基地。同时,蕴藏有较丰富的砂金资源,略阳横现河、阳平关等地砂金已经开采。嘉陵江流域名胜古迹有:仙人关、吴王城、灵崖寺、阳平关、子龙山、龙门洞和三泉县遗址等。宝成电气化铁路越过秦岭沿河谷南行。 嘉陵江 嘉陵江Jialingjiang长江在四川境内最大支流,也是长江第三大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坡凤县的嘉陵谷,入川后经广元、南充、合川至重庆入长江,全长1 119公里,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涪江和渠江分别为右岸、左岸的最大支流,均在合川及其附近注入嘉陵江。由于嘉陵江流域位于大巴山和巫山山脉的西北“雨影”区,降水量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不足1 000毫米。但是,流域内分布着大面积的红色砂页岩,不利于下渗,产流较快。加之渠、涪二江在合川附近同时汇入嘉陵江,致使嘉陵江具有洪峰高、洪量大、枯水较少的径流特征,成为长江上游的主要洪水来源之一。嘉陵江沿途多低山丘陵,河水横切华蓥山脉,形成著名的三个峡谷:沥鼻峡、温塘峡和观音峡,人称嘉陵江“小三峡”,有旅游观光价值。广元以下可以通航。南充以下冲积平原盛产稻米和蚕丝。 ☚ 大渡河 雅砻江 ☛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位于四川省东部。在重庆入长江。 嘉陵江 嘉陵江长江流域水系。长江流域在天水市内主要是嘉陵江水系上游地区。嘉陵江上游历来有东、西两源之说。东源起自陕西省凤县西北凉水泉沟,西源起自甘肃省天水市平南镇。习惯上以东源为正源,西源称为西汉水。两源南流,至陕西省略阳白水江镇相会,合流向南,经阳平关进入四川省境内。主要支流基本上都分布在甘肃省境内,甘肃境内流域面积占上游总面积的85%以上。嘉陵江上游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西部山地及黄土沟壑区,即最大的一级支流西汉水含沙量最大,年平均输沙量占全流域多年均值76.6%以上,东部和中部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天水市内长江流域各河流均属嘉陵江水系,大都在西秦岭山地分水岭附近,海拔1700~2500米,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l8.3%。流域内年径流量大于1000万立方米的河流有5条,即白家河、花庙河(两河均系永宁河上游段)、红崖河(杨店河)、西汉水、苏城河(西汉水支流)。秦州区境内嘉陵江上游水系流域面积1343.12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永宁河、白家河、苏成河、西汉水及其支流大门河、汪川河、双阎河、稠泥河、峁水河等。麦积区境内嘉陵江上游水系流域面积218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源于利桥乡的红崖河、党川乡的花庙河等。年径流量3.1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49.54万吨,平均径流深206.5毫米。蕴藏有大量的水能资源。 嘉陵江源头曲溪风光 曲溪 ☚ 通关河 红崖河 ☛ 嘉陵江 嘉陵江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流域包括陕西省西南部、甘肃省东南部、四川省东北部。源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秦岭玉皇山南麓,西南流经凤县,至两河口入甘肃省境,再西南流,经徽县吴王城复入陕西略阳县,经阳平关于大滩入四川省境。再南流经广元、苍溪、阆中、南充、合川等市县,至重庆市朝天门注入长江。全长1 120公里,流域面积15. 97万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682.9亿立方米。干流在甘肃境内长70公里, 主要支流有红崖河、永宁河、青泥河、西汉水、燕子河、白龙江等,流域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43.0亿立方米。流经陇南山地,植被良好, 河流含沙量小, 水力资源丰富。 ☚ 黑河 红崖河 ☛ 嘉陵江 嘉陵江古称白水、潜水、阆水、渝水。长江上游左岸支流。有东西2源。东源为正源,源出陕西省凤县秦岭南麓东峪沟;西源名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南平南川。两源在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会合后,南流经阳平关,于广元市大滩乡入四川省境。至广元市昭化镇纳右岸支流白龙江,复向南经苍溪,阆中、蓬安、南充、武胜等市县,于合川县纳渠江及涪江,至重庆市汇入长江。长112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居长江各支流之冠。自然落差2300米,多年平均流量2100立方米每秒,含沙量2.37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61亿吨。是长江流域的多沙河流,强产沙区位于亭子口以上,尤以西汉水为甚。水能理论蕴藏量1525万千瓦。昭化镇以上为上游段,河流深切于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多礁石险滩。昭化至合川的中游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江面开阔,河曲发育。合川以下下游段,横切华莹山支脉,形成V形峡谷,为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流域内建有碧口、昇钟两座大型水库和盘龙、马回、青居等中型水电站。略阳以下可通航木船,中下游可通机动船。流域内农业发达,是四川省重要粮棉产区和丝绸之乡。 ☚ 笋溪河 永宁河 ☛ 嘉陵江即今嘉陵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