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宋诗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宋诗醇 唐宋诗醇诗歌总集。清乾隆十五年“御定”。四十七卷。选录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苏轼、陆游六大家诗。各家前有总评,各篇后亦常引正史或杂说加以考订,或附录各家评语。有清乾隆间内府本。 ☚ 唐诗别裁 唐诗三百首 ☛ 唐宋诗醇 唐宋诗醇唐宋诗总集。四十七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敕编。高宗性好诗文,常与沈德潜等谈论诗文,曾于乾隆三年(1738)编定《唐宋文醇》。后有感于“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有文醇不可无诗醇”,因选唐宋诗成就突出者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六家,“以见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风雅之正则”。此书认为,李杜一时瑜、亮,千古稀有;乐天平易,最近乎情;奇创而不诡乎理者,莫过昌黎;录此四集,足以观有唐一代之诗。而宋诗不足以匹唐,仅选两集,因山谷多生涩,而选苏诗以示北宋诗坛之功;录放翁诗以见南渡以后诗之大成。谓六家为唐宋诗中之醇醪实不为过。全书有太白八卷,少陵十卷,乐天八卷,昌黎五卷,东坡十卷,放翁六卷。未作笺注,然每诗后皆有评点语,有引前贤之评,亦有时人所评,均极精炼中意,于理解体味诗作皆有点化作用。此书流传很广,多用于家塾学习之课本,故版本颇多。有乾隆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四库全书》据以著录),此为初刊,台湾大学有藏。乾隆二十五年内府又刻有四色套印本,圈点品评则更为显目,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藏。后世多次重刊,有乾隆二十五年书业堂重刻本,光绪七年(1881)浙江谭钟麟重刊本和江苏局本,等等。 ☚ 七言律诗钞 十八家诗钞 ☛ 唐宋诗醇 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宋之文足可以匹唐,而诗则实不足以匹唐也。既不足以匹唐而必为是选者,则以《唐宋文醇》之例,有文醇不可无诗醇,且以见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风雅之正则也。……兹《诗醇》之选,则以二代风华,此六家为最。时于风暇,偶一涉猎,易去取评品,皆出于梁诗正等数儒臣之手。夫诗与文岂异道哉? 昌黎有言: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然五、三、六经之所其以言训后世者,不以文而以诗,岂不以文尚有铺张扬厉之迹,而诗则优游餍饫入人者深?是则有《文醇》,尤不可无《诗醇》也。六家品格与时会所遇,各见于本集小序,是编汇成,梁诗正等请示其梗概,故为之总叙如此。 唐宋人以诗鸣者指不胜屈,其卓然名家者犹不灭数十人。兹独取六家者,谓惟此足称大家也。大家与名家,犹大将与名将,其体段正自不同。李、杜一时瑜亮,固千古希有。若唐之配白者有元,宋之继苏者有黄,有当日亦几角立争雄,而百世论定,则微之有浮华而无忠爱,鲁直多生涩而少浑成,其视白、苏较逊。退之以文为诗,要其志在直追李、杜,实能拔奇于李、杜之外,务观包含宏大,亦犹唐有乐天,然则骚坛之大将旗鼓,舍此何适矣。 御选 《唐宋诗醇》 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御定,凡唐四家,曰李白、曰杜甫、曰白居易、曰韩愈; 宋诗二家,曰苏轼、曰陆游。诗至唐而极其盛,至宋而极其变。盛极或伏其衰,变极或失其正,亦惟两代之诗最为总杂。于其中通评甲乙,要当以此六家为大宗。盖李白源出 《离骚》,而才华超妙,为唐人第一。杜甫源出于《国风》、二 《雅》,而性情真挚,亦为唐人第一。自是而外,平易而最近乎情者,无过白居易,奇创而不诡乎理者,无过韩愈,录此四集,已是包括众长。 唐宋诗醇总集。清乾隆十五年“御定”。四十七卷。选录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代苏轼、陆游六大家诗,各家前有总评,各篇后亦多有评语。有乾隆间内府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