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阴道肿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阴道肿瘤 一、阴道良性囊肿 阴道良性囊肿为包涵性囊肿,中肾管囊肿,苗勒管残余囊肿,尿生殖上皮囊肿等。 【诊断】 (1)症状 一般较小时无不适。增大后,或伴有白带增多,排尿困难,性交疼痛等症状时就医。 (2)体征 较小时,妇科检查可发现,阴道内有囊性块物隆起时可很大而影响性生活或生产时产道狭窄等情况。 【治疗】 (1)阴道小囊肿,一般观察加随访,不作治疗。 (2)大囊肿有压迫,不适或影响性生活者,可局部用激光或微波治疗,后者由于凝固力强,止血迅速,对组织血管丰富而脆者,不易缝合部位者较合适。 二、阴道良性肿瘤 阴道良性肿瘤为阴道平滑肌瘤,乳头状瘤,纤维瘤及神经纤维瘤。更为少见的有脂肪瘤及血管瘤等。 【诊断】 (1)症状 小时可无不适,增大时可影响排尿及性生活,局部合并感染时分泌物可增多,有时可有血性分泌物。 (2)体征 无不适的小肿瘤,妇科检查可触及。增大的实质肿瘤在阴道内可及实质,往往无疼痛感,感染时局部有溃疡易出血,必要时活检排除阴道癌的可能。 【治疗】 排除恶性肿瘤情况后,麻醉下应剥离取出肿瘤,有蒂者根部缝扎阻止出血。 岳氏(1998)提出阴道良性肿瘤及囊肿手术时注意事项如下: (1)阴道中肾管囊肿或苗勒系统残余囊肿可沿其遗迹行径多处发生,尤其是中肾管囊肿可与阔韧带内囊肿相通,完整切除困难时可行造口术。 (2)尿生殖上皮囊肿常伴感染,应在控制感染后手术治疗。因其贴近尿道下段或外口,需特别注意仔细剥离及缝合,切勿伤及正常尿道。 (3)阴道前壁的囊肿应注意与膀胱尿道憩室进行鉴别,必要时可行膀胱镜检查,在剥离肿物时不可过度向下牵拉,同时要注意沿肿物缘锐性剥离,以免将膀胱或尿道损伤。 (4)阴道后壁肿物在剥离中应仔细,肿物虽与阴道黏膜较少粘连,但可与直肠紧密相连,在锐性分离中避免误伤直肠,术毕前应行肛诊检查。 三、阴道腺病 阴道腺病系阴道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腺上皮所取代,或黏膜下结缔组织内出现腺体组织,有认为与母体孕时用过己烯雌酚或类似合成雌激素有关。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病变累及黏膜表面或病灶部位面积大时,可有白带增多,呈稀薄黏液或血性白带,阴道有灼热感,及接触性出血及疼痛感。 (2)体征 常于阴道穹隆部及上、中段阴道的后壁及侧壁发病,阴道壁有单个或数个散在小囊肿,或成群形成结节,表面可有红斑,浅表溃疡伴出血。 阴道腺病同时伴有宫颈腺病,故时可见宫颈发育不良,宫颈横嵴,皱襞或呈鸡冠样隆等异常。 2.辅助检查 (1)病变部位细胞学检查,但常由于局部炎症干扰,而易假阴性,故细胞学诊断仅作参考,但其随访中有助于早期作出局部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诊断。 (2)阴道镜检查病灶处后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3.鉴别诊断 应与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涵囊肿及阴道鳞癌相鉴别。 【治疗】 为了预防恶变,应加强随访。 (1)增加阴道酸度,用0.5%醋酸冲洗,伴以阴道炎症治疗。 (2)有用己酸孕酮局部注射,己酸孕酮250mg每周1次,持续3个月后随访。 (3)局部激光、微波进行治疗。 (4)重铬酸钾溶液局部涂抹,促其病灶坏死,但会发生合并阴道狭窄,应慎用。 (5)单个病灶,以手术切除为妥。 发现恶变则按阴道癌原则处理。 四、阴道恶性肿瘤 阴道恶性肿瘤以继发性为多见,原发性阴道癌较少见,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偶有腺癌,肉瘤及黑色素瘤等也有所报道。 (一)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癌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多发于绝经后妇女,白带增多,接触性或不规则出血,合并感染时可有恶臭液排出。 (2)体征 好发于阴道上2/3处,不规则结节样突起、溃疡并向深层侵犯,阴道壁弹性消失,僵硬。 2.辅助检查 局部涂片细胞学检查。有条件时在阴道镜下检查并作活检。 由于原发性阴道癌发病率低,确诊前应排除继发性癌之可能,现有诊断原则为: (1)原发于阴道,除外生殖器或其他处肿瘤转移来阴道的可能性。 (2)肿瘤累及宫颈阴道部位,子宫颈处有肿瘤,应归属宫颈癌。 (3)肿瘤局限于尿道者应诊断为尿道癌。 3.临床分期 阴道癌FIGO分期(Pettesson,1992)如下: 0期 原位癌、上皮内癌; Ⅰ期 癌瘤局限于阴道壁; Ⅱ期 癌已侵及阴道下组织,但尚未达盆壁; Ⅲ期 癌已达盆壁; Ⅳ期 癌已超出真骨盆或临床已累及膀胱、直肠黏膜,但泡样水肿不应属Ⅳ期; Ⅳa期 肿瘤侵及临近器官或直接扩展出真骨盆; Ⅳb期 肿瘤扩散至远路器官。 【治疗】 (1)手术治疗 阴道上段的治疗以宫颈癌治疗原则为主。下段则与外阴癌治疗同,而中段者则须两者兼顾。 (2)放射治疗 绝大多数阴道癌选择放疗。单纯体外照射效果不佳,腔内后装治疗则将更有利于阴道癌的治疗。 (3)化学治疗 大剂量联合化疗日益引起重视。多种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阿霉素)、平阳霉素、铂类药物、丝裂霉素、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药物治疗。亦有报道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效佳。近有主张以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会更有利于阴道癌的治疗。 (二)阴道腺癌 可能来源于副中肾管上皮残余,现认为阴道腺病的发生与妊娠早期孕妇服用大量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有关,而变为腺癌。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多见于女性青少年,可有白带增多,阴道流血,局部可有接触性疼痛。 (2)体征 局部结节、息肉样或有溃疡,质硬表面呈肉芽状。 2.辅助检查 作局部病理活检,若病理为阴道透明细胞癌者预后相对较佳。 【治疗】 按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方案治疗。 (三)阴道黑色素瘤 阴道黑色素瘤原发性少见,继发性者常可来自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年长妇女,外阴瘙痒,阴道流血,黑色分泌物流出,往往较早即有血运处转移病灶出现。 (2)体征 局部深黑色或蓝黑色边界清楚之病灶,结节状,时可有溃疡坏死,局部可有黑色分泌物。 2.辅助检查 有认为不宜作活检,建议局部作细胞学检查,看到黑色素颗粒的恶性细胞即可协助诊断。 3.鉴别诊断 需要考虑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绒癌转移灶相鉴。 【治疗】 可行局部手术切除加以综合性化疗、免疫等治疗,但预后不佳。 (1)据介绍BCG划痕法治疗可改善Ⅰ、Ⅱ期患者存活率。BCG可皮肤划痕法、皮内注射法、瘤内注射法及口服法。 (2)生物治疗方法 白介素Ⅱ及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3)化疗药物,欠理想,一般常用氮烯咪胺DTI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