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信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吴信泉
吴信泉
吴信泉1912——湖南平江人,1912年生。1926年參加本地農民協會。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五軍第三師班長,第三師司令部參謀、特務連政治指導員,十一團營政治教導員,紅三軍團第十二團、十四團、十五團特派員,軍團保衛局執行部部長,紅十五軍團保衛局一科副科長,師特派員,師政治部主任。參加長征。抗日戰争時期,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八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六八七團政治委員,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新編第二旅政治委員,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三師八旅政治委員,淮海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中共淮海地委書記。1946年6月以後,任新四軍第三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六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第二縱隊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三十九軍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四兵團軍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西海岸指揮部第二副司令員兼第三十九軍軍長、政治委員。1953年回國,先後任東北軍區副參謀長,瀋陽軍區參謀長。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7月,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10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為第四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2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吴信泉1912~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特派员,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红15军团75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政委,第344旅政治部主任,新编2旅政委,淮海军分区副政委、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8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师长兼政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2纵队6师师长兼政委,纵队副司令员,第39军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长兼政委。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西海岸防御指挥部副司令员。1953年起,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吴信泉 吴信泉1912—1992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五军第三师司令部参谋、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十一团营政治教导员,红三军团第十二团、十四团、十五团特派员,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十五军团保卫局一科副科长,师特派员,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六八七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等著名战斗、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政治委员。参加了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四兵团三十九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第二副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4月2日病逝。 ☚ 朱绍田 何志远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