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伯巨劝谏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叶伯巨劝谏案 叶伯巨劝谏案叶伯巨,字居升,任平遥训导。洪武九年星象有变,朱元璋“诏求直言。”叶伯巨上书尽陈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书中说:“臣观当见之事,大过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叶伯巨对明初大肆封王赏地非常担忧,唯恐日后诸王割据,争权相杀举贾谊劝汉文帝之例,谏朱元璋:“愿及诸王未之国之先,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里,亦以待封诸王之子孙。此制一定,然后诸王有贤且才者入为辅相。其余世为藩屏,与国同休。割一时之恩,制万世之利,消天变而安社稷,莫先于此。”其次,叶伯巨指出时政刑狱弊端:”而用刑之际,多载自圣衷,遂使治狱之吏务趋求意旨,深刻者多功,平反者得罪,欲求治狱之平,岂易得哉!”并直言改制刑狱“诚在主上,不在臣下也。”再次,叶伯巨认为:“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正风俗之道,莫先于守令知所务。使守令知所务,莫先于风宪知所重。使风宪知所重,莫先于朝廷知所尚。”天下由乱而治,由穷而富需要一个渐近的过程,而时弊之一是求治太速,反而欲速不达。叶伯巨上书之前,曾对友人讲:“今天下惟三事可患耳、其二事易见而患迟,其一事难见而患速。纵无明诏,吾犹将言之,况求言乎?”纵观全文,重点还是尽陈分封之弊,但却恰恰触犯了朱元璋。上书之后,“帝大怒曰:‘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既至……下刑部狱,死狱中。”据张廷玉讲,当时的分封问题,并不像叶伯巨讲的那样严重,当时诸王“止建藩号,并未裂土。”到了洪武末年,燕王朱棣因“屡寿命出塞,势始强,”后夺位称帝。人们都认为应验了叶伯巨在上书中的预见。 ☚ 郑国公常茂砍伤降人案 陈州指挥胡琏等冒支官粮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