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版本 > 卷子本 卷子本 juànziběn 卷軸書籍。古書初爲簡策,後有卷軸。現在留傳下來的唐以前寫本書皆爲此式。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云:“唐人寫本存於今者皆爲長卷,如手卷之狀,收藏家謂之卷子本。”參見本類“卷軸”。 卷子本卷軸式書籍。取代舊時之簡册。如佛教經卷,即以卷軸裝卷藏蓄,隋、唐寫經時代之書籍均此形式。《古逸叢書》中有《雕玉集》二卷,即依舊鈔卷子本影印。唐韓愈詩云:“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後因卷軸難于卷舒,遂改以葉子書寫,發展為册頁。自唐末始,板刻行世,卷子本形式被廢。北宋歐陽修《歸田録》卷二有:“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後有葉子,其制似今策子”云云。明胡應麟《經籍會通》卷四曰:“唐末宋初,鈔録變而為印摹,卷軸變而為書册。”以上所言為書籍讀物,而書、畫之屬藝術作品,至今仍行卷子本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