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刷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刷工业

从事印刷工作的行业。四川历史上就是中国印刷业繁荣的地区,是中国雕版印刷发源地之一。唐朝中期,成都、眉山等地已形成繁荣的书肆,刻印了大量的历书、经书和诗文出售。辛亥革命后,重庆印刷企业纷纷购买近代印刷机械设备,装备照相制版设备、橡皮机 (胶印机)、铜模、铸字机等,拥有较为齐全的铅字。30年代,重庆以机械为主的印刷厂有17家,工人近1000。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 后成都开始有近代印刷业。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 “陪都”,四川印刷工业形成战时畸形繁荣,仅重庆就有大小印刷厂160多家,其中书刊印刷厂30多家,但真正能承印书刊的仅四五家。随着抗战结束,大量工厂迁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四川印刷工业极其萧条,成都、重庆两地仅有印刷企业80余家,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印刷工业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成都、重庆等地组建四川新华印刷厂、重庆新华印刷厂,其余市、地、州、县也组建了印刷厂。1958年,全省印刷企业发展至124家,拥有全张平台机16台,对开平台机129台,四色机50台,轮转机2台,书刊印刷能力每年60万令; 另有全张和对开胶印机30多台,年生产能力35万色令。四川印刷生产能力仍集中于成都、重庆两地。“文化大革命” 时期,为完成印刷毛主席著作等政治任务,四川印刷能力有了扩充,增添了胶印、凹印等设备,并筹建四川新华彩印厂、渡口新华印刷厂,扩建四川新华印刷厂、达县新华印刷厂等。但由于管理混乱,武斗频仍,全省印刷生产行业损失巨大,仅四川新华印刷厂累计亏损就达250多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印刷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 “八五” 期间,全省印刷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台阶。1995年,全省有印刷企业5000多家,书刊印刷企业266家,其中国家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16家,省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14家,从业人员近12万人,年产值25亿多元,年利润近亿元。四川印刷行业已具有雄厚的先进技术水平,拥有先进的日、英、美产电子分色系统,高精密激光电脑照排系统,进口八色胶印轮转机,五色、双色平版胶印机,国产四色、双色胶印机等设备,骑马联动、平订联动等装订生产线以及各种先进的包装生产设备。年排字50多亿字,书刊印刷生产能力超过500万令,出书周期缩短至100天内。

英汉印刷技术词汇/印刷故障小辞典/印刷纸张开切手册/印刷配料手册/印刷工业化学药品手册/印刷油墨手册/印刷设备手册/照相制版用药品手册/地图制印手册/油印工作手册/誊写印刷技术手册/中文打字手册/打字员手册/装订用胶手册

☚ 纸张裂断长换算表   英汉印刷技术词汇 ☛
印刷工业

印刷工业

把文字、图画等制版,然后以油墨印刷在纸上的工业部门。澳门印刷工业历史悠久,政府办的官印局已有近百年历史。澳门印刷行业可分为三个分支行业: 一是报纸印刷;二是商业印刷,包括印刷书籍、期刊、单据、表格、信封、信纸、商标、名片等,部分厂家还为玩具厂、制衣厂、制鞋厂等企业印刷彩盒; 三是辅助性质的服务,包括排版、分色、制版、过塑和装订。20世纪50年代,全澳门只有10多家印刷厂,手工操作,技术落后。到70年代,澳门的工商、旅游、建筑以及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带动印刷业发展。1975年,全澳门有印刷厂32家,员工159人。80年代,澳门印刷工业在生产技术上出现革新,逐渐淘汰旧式印刷机,引进双色印刷机、柯式印刷机、自动切纸机、自动胶脊机等先进设备,提高印刷品的数量和质量,以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澳门印刷厂增至57家,员工539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澳门还开设2家彩图分色公司,柯式制版厂也投产,这两个项目都填补了澳门印刷技术上的空白。整个印刷工业稳步发展。至1995年,全澳门印刷厂有92家,员工1204人,产值2.61亿澳门元。印刷工业使用的纸张,来自日本、台湾、韩国、中国内地、印尼、越南等地,有粉卡、书纸、粉纸等,还有带胶质、皮质、海绵的纸料。印刷业以本地市场为主,也为外地客户承办少量的印刷业务。

☚ 建材工业   电子工业 ☛

印刷工业

printing indust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