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三衙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三衙门 十三衙门清代内宫13宫署的合称,皆供御用。后裁并归内务府。《清史稿·职官志五》:“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命工部立13衙门,设司礼、御用、御马、内官、尚衣、尚膳、尚宝、司设8监,尚方、惜薪、钟鼓3司,兵仗、织染2局。” ☚ 十二部 十四清吏司 ☛ 十三衙门 十三衙门官署名。又称内十三道。清初宦官衙门之统称。掌宫内侍奉皇族,以宦官为主管,兼用满洲近臣。顺治十年 (1653) 六月下诏,以内务府事繁,依明宦官24衙门之制加以精简设立,即乾清宫执事官、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惜薪司、钟鼓司、兵仗局、织染局。十一年 (1654),正式沿置,又增设尚方司。实际是14衙门。十八年 (1661),康熙即位,为防宦官擅权,遂裁撤13衙门。 ☚ 二十四衙门 (六) 女官 ☛ 十三衙门清代为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署,以宦官为主管。十三衙门为:司礼、御用、御马、内官、尚衣、尚膳、尚宝、司设监及尚方、惜薪、钟鼓司、兵仗、织染局。顺治十一年(1654)设,康熙即位时废。 十三衙门官署合称。清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后即设内务府以管理宫禁事务。至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六月,以内务府事务繁多,须分设机构办理,以代替内务府。除乾清宫执事官(其办事处即后来内务府的敬事房)外,分设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司设监、尚膳监、尚衣监、尚宝监、御马监、惜薪司、钟鼓司、直殿局、兵仗局,满洲近臣与太监并用。次年又增设尚方司,合称十三衙门。十三衙门的设置是恢复明制,此后又蹈明代覆辙,仍有宦官专权。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死后,十三衙门裁撤,重新设立内务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