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医宗必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医宗必读综合类著作。明李中梓撰。十卷。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本书成于崇祯十年(1637)。卷一为医论与图说,载医论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论述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卷二为脉诊与色诊,论述中医脉学与诊法。卷三、卷四为《本草征要》,论述常用药三百五十余种,分草、木、果、谷等十类。卷五至卷十以《内经》理论为纲,并采诸家名论,参以己见,以内科杂病、伤寒为主,论述了三十六种病症诊治,并附医案。内容简要,立论中肯,选方实用,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崇祯十年刊本,咸丰十年(1860)宏道堂刊本,一九五七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杨春波《论李中梓的学术思想及其主要成就》(《福建中医药》1963.8.4)可供参考。 医宗必读书名。10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卷1医论及图说。医论共14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 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2为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本草徵要,系选录《本草纲目》部分药物的有关内容,旁采诸家学说、参以己见详予注释。卷5~10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病机及治疗,并附医案。病机分析以《内经》理论为纲,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在中医门径书中卓有影响。建国后有排印本。 医宗必读书名。明·李中梓(士材,念莪)撰于1637年。10卷。有医理、脉法、本草、各种病证及医案等部分。内容简要,切合实用,有排印本存世。 《医宗必读》中国医学著作。明代医家张景岳的代表著作。著于公元1637年,全书共10卷。卷1为医论及图说,医论共14篇;卷2为新著四言脉诀;卷 3~卷4为本草徵要;卷5~卷10论述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治疗,附有医案。本书是卓有影响的中医门经书籍,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重新出版。 医宗必读十卷。明李中梓 (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成于明崇祯十年(1637)卷一总论医理,述说医学源流,入室门径,并有骨度部位及藏腑内景诸图。卷二论脉诊、色诊。卷三、卷四为本草征要,论述了五十余种常用药物。卷五至卷十分论各种病机证治,以内科、伤寒诸证为主,涉及三十六种病治,采摘古今之说,以《内经》为宗,间述己见,并有医案参证。平淡中见功力,条理分明,守正无偏。此书对初窥医学门径者具有引导作用,其丰富而切合实际的内容对后世临床证治更具重要借鉴参考价值。有明崇祯十年(1637)初刊本,清咸丰间刊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医宗必读yīzōngbìdú医书。10 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卷一为医论与内景图说,卷二为脉诀与色诊, 卷三、四为《本草征要》, 卷五~十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症的诊治和医案。全书内容简要, 选方实用, 在医学门径书中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医宗必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