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助役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助役粮 元朝赋税名目之一。税粮的不均造成役法的紊乱。泰定初年(1324),江西地区创行助役粮。其征收方法,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具书于册,里正以次掌之,岁收其入,以助充役之费用。凡是寺观田亩,除宋旧额,其余亦验其多少,令出田助役。赵琏在浙东,建议以八郡属县坊正为雇役,里正用田赋以均之。余姚(今属浙江),婺州(今浙江金华)、上虞(今浙江上虞)等地也都在属内丈实田亩,编制书册。按民户财产和税额多少编制的书册,作为服役的依据。 助役粮 助役粮元代义役法。义役, 即助役, 始于宋代。入元以后, 江南地区民间仍行其法。即居民按资产多少各出一定比例的田地或钱钞, 由专人管理, 将田地所产或钱钞之利作为当役者的津贴费用。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 准浙西奏请, 令有田百亩以上者出田助役。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下令行助役法,抽田入官,使应役人更掌之, 收其税藉以助役费。这份税粮, 即称助役粮。助役田的抽取比例不一。一般为民田百亩以上,抽三亩入官。亦有十亩抽一的现象。寺观田土, 除宋时旧额外, 其余须验数划出助役田。《元史·食货志》记其法始于泰定(1324—1328)初年,不确。 ☚ 抽分羊马 投充影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