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七 唐官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七 唐官制

1.中央官制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太 师
太 傅
太 保
正一品掌训导之官,职无所统不设府僚。

太 尉
司 徒
司 空
同上为君主的参谋同上。



尚书令
左右仆射
正二品
从二品
掌典领百官
为令的副职
有左右丞。左丞总吏、户、礼
三部,右丞总兵,刑、工三部。
又有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
郎、主事、令史、书令史、亭
长、掌固诸员。
吏部尚书
吏部侍郎
正三品
正四品
掌全国文官选授、勋封、
考课的政令
尚书、侍郎龙朔二年(公元
662年)改称太常伯、少常伯,咸
亨初复旧。各部同。吏部分吏
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各有郎中、员外郎、主事、令
史、掌固之属。
户部尚书
户部侍郎
正三品
正四品
掌全国户口、土地、赋
税、钱粮、财政收入
分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四司,设官同上。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礼部尚书
礼部侍郎
正三品
正四品
掌管全国礼仪、祭祀、
教育、科举等政令
分礼部、祠部、膳部、主客
四司,设官同上。
兵部尚书
兵部侍郎
正三品
正四品
掌六品以下武官的选授、
考课与武举,以及军
令、军籍和中央一级
的军训,但不直接带
分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四司,设官同上。
刑部尚书
刑部侍郎
正三品
正四品
掌管司法行政及官奴婢、
杂户的配隶以及内外
经费的勾覆
分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四司,设官同上。
工部尚书
工部侍郎
正三品
正四品
掌土木、水利工程及国
家农、林、牧(军牧除
外)、渔业之致
分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四司,设官同上。
龙朔改称中台,武后更名文昌台,旋称文昌都台,神龙复旧称。


侍 中
门下侍郎
左散骑常侍
正二品
正三品
正三品
掌出纳帝命,赞相礼仪
为侍中的副职
掌规讽得失,侍从顾问
侍中,龙朔二年(公元662年)
称左相,武后改称纳言,开元
元年(公元713年)改称为黄门
监,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
称左相,后复旧称。有左谏议
大夫、给事中、左补阙、左拾
遗、起居郎、典仪、城门郎、
符宝郎、录事、主事、令史、
书令史、甲库令史、传制、亭
长、掌固、修补制敕匠等员,
并领弘文馆。
龙朔改称东台,武后更名鸾台,开元更名黄门省,后复旧称。


中书令
中书侍郎
正二品
正三品
掌佐皇帝议大政,总判
省事
为令的副职,参议朝廷
大政
中书令,龙朔二年(公元662
年)称右相,武后改称内史,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称
右相,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复旧。有右谏议大夫、右补阙、
右拾遗、舍人、起居舍人、通
事舍人,理匦使及主书、主事、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右散骑常侍正三品掌同门下省令史、书令史、传制、亭长、修
补敕匠等员,并领集贤殿书院、
史馆、翰林院、内教坊、习艺
馆。
武德中改内书省置,龙朔改称西台,武后改为凤阁,开元更名紫微省,后复旧。


三省长官
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为宰相之职唐初宰相于门下省议政,谓
之政事堂,其后因政治重心在
中书,始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
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政事堂有吏、枢机、户、刑、礼
五房,为宰相的属吏。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正三品
正四品
掌刑法典章,纠察百官
为大夫的副职
御史大夫,龙朔二年(公元
662年)改为大司宪,咸亨初复
旧。领三院:一为台院,侍御
史属之;二为殿院,殿中侍御史
属之;三为察院,监察御史属
之。有主簿、录事、主事、令
史、书令史等员。
龙朔改称宪台,咸亨复旧。



太常寺卿
少 卿
正三品
正四品
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博士、谒者、赞引、太祝、祝史、
奉礼郎、协律郎、亭长、掌固、
太庙斋郎、太庙门仆等员,领
两京郊社、诸陵、太乐、鼓吹、
太医、太卜、廪牺、汾祠、两
京齐太公九署,署各有令、
丞。
武后光宅初改为司礼寺,神龙初复旧。


光禄寺卿从三品掌邦国酒醴、膳羞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亭长、掌固等员,领太官、珍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少 卿从四品 羞、良酝、掌醢四署,署各有
令、丞。
龙朔改为司宰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膳寺,神龙复旧。


卫尉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邦国器械文物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亭长、掌固等员,领两京武库、
武器、守宫三署,署各有令、丞。
龙朔改为司尉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卫寺,神龙复旧。


宗正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皇族亲属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亭长、掌固、主图谱官、修玉
牒官、知宗子表疏官,诸陵台、
诸太子庙、诸太子陵各令、丞
及所领崇玄署令、丞。
龙朔改为司宗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属寺,神龙复旧。


太仆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厩牧、辇舆之政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兽医博士、亭长、掌固等员,
领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
署,署各有令、丞,又诸牧监
(上牧监、中牧监、下收监、沙
苑监俱各有监、副监、监丞、主
簿)、东宫九牧监(置监丞、正、
录事)、诸牧使并隶属之。
龙朔改为司驭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仆寺,神龙复旧。


大理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折狱详刑有正、丞、主簿、录事、
狱丞、司直、评事、评事史等
员。
龙朔改为详刑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刑寺,神龙复旧。
鸿

鸿胪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宾客及凶仪之事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亭长、掌固等员,领典客、司
仪二署,署各有令、丞等员。
龙朔改为同文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宾寺,神龙复旧。
    有丞、主簿、录事、府、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司农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仓储委职史、计史、亭长、掌固等员,
领上林、太仓、钩盾、导宫四
署,署各有令、丞、监事;又
有太原、永丰、龙门等仓储监、
丞,庆善、石门、温泉汤等监
诸监、丞,司竹监、监副,京
都诸宫苑总监、副监、丞、主簿,
京都诸园苑监及四面监、副
监、丞,九成宫总监、副监、
丞、主簿,诸屯监、丞。
龙朔改为司稼寺,咸亨复旧。


太府寺卿
少 卿
从三品
从四品
掌财货、廪藏、贸易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计史、亭长、掌固等员,领两
京都市署及平准、左藏、右藏、
常平四署,署各有令,丞等
员。
龙朔改为外府寺,咸亨复旧,光宅改为司府寺,神龙复旧。



国子祭酒
司 业
从三品
从四品
掌儒学训导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祭酒
称大司成,司业称小司成,咸
亨初复旧。有丞,主簿,录事,
府,史,亭长,掌固及国子、
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
学、五经、广文诸博士、诸助
教等员。
龙朔改为司成馆,咸亨复旧;光宅初又改为成均监,神龙复旧。


少府监
少 监
从三品
从四品
掌百工技巧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计史、亭长、掌固等员,领中
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
五署,署各有令、丞、监作,
并辖诸冶监、丞,北都军器监、
少监、丞,铸钱监、副监、丞,
互市监、丞。
龙朔改为内府监,咸亭复旧;光宅改为尚方监,神龙复旧。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将作大监
少 监
从三品
从四品
掌土木工匠之政有丞、主簿、录事、府、史、
计史、亭长、掌固等员,领左
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
署各有令、丞、监作,并辖百
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阴、
伊阳等监、副监、丞、监
作。
龙朔改为善工监,咸亨复旧;光宅改为营缮监,神龙复旧。


军器监正四品掌缮甲弩,以时输武库有丞、正、主簿、录事、府、
史、亭长、掌固等员。领弩坊、
甲坊二署,署各有令、丞、监
作。
开元初始为监。


都水使者正五品掌川泽、津梁、陂池、
渠堰
有丞、主簿、录事、府、
史、掌固等员,领舟檝(后
废)、河渠、诸津等署,署各有
令、丞。河渠署所属有河堤谒
者。
龙朔改称司津监,垂拱改称水衡监,神龙复旧。






枢密使 参掌枢密天宝以后,宦官权大,领禁
军,典领兵机文书,其后掌权
的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
朝政。至昭宗时始以士人任
之。


宣徽使 掌特殊徽旨、恩赐之宣
唐代常以宦官为使,宣达特
殊徽旨,中唐以后,多有在禁
中置仓廪谷帛者,为后来宣徽
使勾掌财谷的制度的来源。中
唐以后分设宣徽南院使与宣徽
北院使。


翰林学士
承 旨
翰林学士
 掌制诏、书敕玄宗初置翰林待诏,翰林院
系各种技艺之士的待诏之所。
其后进而精选人才,成为制诏、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属中书省)  书敕的起草之处,置学士,宰
相人才往往由此而出。


殿

知院事
判 院
押院中使
学 士
直学士
(属中书省)
五品
以上
六品
以下
掌刊缉古今经籍,辨明
邦国大典
开元时置。属官有侍讲学士、
修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
院官、检讨官、孔目官、知书
官、书直、写御书、搨书、画
直、装书直、造笔直等员。

判馆事
修 撰
直 馆
(属中书省)
 掌修国史武德初沿隋制于秘书省设著
作局,掌修史之事。贞观三年
(公元629年)移史馆于门下省,
开元时移置于中书。史官无常
员,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
之,设官如左。属官有楷书手、
典书、亭长、掌固、装潢直、
熟纸匠等员。


判馆事
学 士
直学士
文学直馆
(属门下省)
五品
以上
六品
以下
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
参议政事
武德初置修文馆,后改为弘
文馆。招收才学之士,讲论文
义,商量政事,有储备人才的
作用。其后首相常带太清宫使、
次相皆带馆职的制度即源于
此。所属有校书郎、学生、令
史、楷书手、典书、揭书手、
笔匠、熟纸装潢匠、亭长、掌
固等员。





秘书监
少 监
从三品
从四品
掌经籍图书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秘书
监改为兰台太史,少监改为侍
郎,武后时复旧。有丞、秘书
郎、校书郎、正字、主事、令
史、书令史、典书、楷书手、
亭长、掌固等员,领著作局(置
著作郎、佐郎、正字、楷书手、
掌固)。
龙朔二年,更名兰台,武后称麟台,太极元年复旧。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司天监
少 监
正三品
正四品
掌察天文,稽历数有丞、主簿、录事。技术官
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中官正,副正;五官保章正,
五官监候、五官司历;五官灵
台郎,五官挚壶正,五官司辰,
漏刻博士等员。
武德中改太史监为太史局,隶秘书省,后几经独立成监或改归秘书监,至天宝
初太史局复为监,此后不隶秘书省。乾元初改称司天台。
殿

殿中监
少 监
从三品
从四品
掌乘舆服御有丞、主事、令史、书令史、
事长、掌固等员,领尚食、尚
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
六局。武后时以殿中丞检校仗
内闲厩(养供御名马诸厩),以
中官为飞龙使,圣历中,置闲
厩使,以殿中监承恩遇者为
之。
武德初改监为省。


内侍监
少 监
内 侍
从三品
从三品
从四品
掌出入宫掖,奉宣制令有内常侍、内给事、内谒者
监、内谒者、内寺伯、寺人,
领掖庭、宫闱、奚官,内仆、
内府、太子内坊六局,局各有
令、丞。
龙朔改省为监,武后称司宫台,天宝复旧。



尚 宫正五品掌导引中宫有司记、典记、掌记,司言、
典言、掌言,司簿、典簿、掌
簿,司闱、典闱、掌闱,女
史。


尚 仪正五品掌礼仪起居有司籍、典籍、掌籍,司乐、
典乐、掌乐、司宾、典宾、掌
宾,司赞、典赞,掌赞,彤史、
女史。


尚 服正五品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有司宝、典宝、掌宝,司衣、
典衣、掌衣,司饰、典饰、掌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饰,司杖、典杖、掌杖,女
史。


尚 食正五品掌供膳羞品齐有司膳、典膳、掌膳,司酝、
典酝、掌酝,司药、典药、掌
药,司、典、掌,女
史。


尚 寝正五品掌燕见进御之次序有司设、典设、掌设,司舆、
典舆、掌舆,司苑、典苑、掌
苑、司灯、典灯、掌灯,女
史。


尚 功正五品掌女工之程有司制、典制、掌制,司珍、
典珍、掌珍、司綵、典綵、掌
綵,苟计、典计、掌计,女
史。
宫 正 掌戒令、纠正、罚其下有司正、典正。
太子内官 掌太子内事有司闺、掌正、掌书、掌筵、
司则、掌严、掌缝、掌藏、司
馔、掌食、掌医、掌园。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从一品
从一品
从一品
从二品
从二品
从二品
掌辅导太子 
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 


詹 事
少詹事
正三品
正四品
掌统三寺十率府之政有主簿、司直、录事、令史、
书令史、亭长、掌固等员,领
家令寺,率更寺、仆寺,左右
卫率府,左右司御卫率府、左
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
左右内率府。


   有司仪郎、左谕德、左赞善
大夫、录事、主事等员,领崇

区别官 称品秧职 掌官 属




左庶子
中 允
正四品
正五品
掌侍从规谏,驳正启奏
为左庶子的副职
文馆(置学士)、司经局(有洗
马、文学、控书、正字)、典
膳局、药藏局、内直局、典设
局、宫门局(以上五局各置郎、
丞)。


右庶子
中舍人
正四品
正五品
掌侍从、献纳、启奏
为右庶子的副职
有太子舍人,太子通事舍人,
右谕德、右赞善大夫、录事、
主事等员,领家令寺(有家令、
丞,辖食官、典仓、司藏三署
令、丞)、率更寺(有令、丞、
主簿)、仆寺(有仆、丞、主簿,
辖厩牧署令、丞)。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掌宫禁宿卫府属有长史,录事参军,仓
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
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
上等员;又领奉车都尉及亲
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
翊二府等五府(每府有中郎将、
左右郎将、亲卫、勋卫、翊卫、
兵曹参军、校尉、旅帅、队正、
副队正);并外府武成、武安
等五十府骁骑卫士。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同上府属同上,又领左右翊府中
郎将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兵
曹参军事,校尉,旅帅,队
正、副队正;并外府永固等四
十九府豹骑卫士。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同上府属同上,又领左右翊中郎
将府中郎将以下各官,并外
府凤亭等四十九府熊渠卫
士。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同上府属同上,领左右翊中郎将
府中郎将以下各官,并外府宜
阳等五十府羽林卫士。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 属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同上府属同上,又领左右翊中郎
将府中郎将以下各官并外府万
敌、万年等六十府射声卫士。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掌徼巡宫中、京城,烽
候、道路、水草之宜
府属同上,又领左右街使及
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以下各
官,并外府同轨、宝图等五十
府佽飞卫士。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图
正三品
从三品
掌宫门禁卫及门籍有长史,录事参军,兵、胄
二曹参军,监门校尉,并领左
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以下各
官。




上将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掌侍卫及供御兵杖有长史,录事参军,兵、胄
二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
执戟,千牛备身,备身左右;
并领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以
下各官。







统 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掌统北衙禁兵有长史,录事参军,仓、兵、
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
戈,执戟,左右翊卫中郎将府
中郎将,左右郎将,兵曹参
军,校尉,旅帅,队正,副队
正。




统 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同上有长史,录事参军,录事,
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
候,司戈,执戟,长上。




统 军
大将军
将 军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同上同上。
左右
神策
大将军
将 军
正三品
从三品
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同上。
左右
神威
大将军
将 军
正三品
从三品
掌衙前射生兵同上。

2.地方官制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属与说明




元 帅
副元帅
 掌征伐,总领数道兵马兵罢则省。属官有行军长
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
行军右司马,判官,掌书记,
行军参谋,前军、中军、后军
兵马使,中军都虞侯。
都 统
副都统
 同上
招讨使 掌征伐
节度使
副大使知
节度事
 节制一道或数州、数县
兵马,专威赏
唐初分天下州县为诸道,每
道置使,其边防有寇戎之地,
则加以旌节,谓之节度使。自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始以
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
节度使,其后诸道都带节度使
称号,有的改兼观察、置制等
使,其权更重,往往形成割据
势力。其属有副使、行军司
马、判官、掌书记、参谋、随
军等员。
经略使 典道的边州军旅 
团练使 办理民团训练武事有副使、判官、推官、巡官、
衙推。
防御使 治兵防御寇盗有副使、判官、推官、巡官。
军 使 典要地或数州之兵 
守捉使 同上
监 军 掌监视节度使等兵马
观军容使 掌参与且执行节度使之
职权


行台尚书 掌辖区内军事、民政唐初设置。陕东道大行台尚
书省设尚书令,仆射,左右丞,
都事,主事,兵部尚书(兼吏
部事),民部尚书(兼礼部事),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属与说明



少 尹 掌理一府之政例而设,以后宋元明清遂以府
作为普通州郡之称,其渊源在
唐。府属同京府,唯员额稍减。


大都督府都督
中都督府都督
下都督府都督
从二品
正三品
从三品
掌督诸州兵马、甲械、
城隍、镇戍
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
事,录事,功、仓、户、兵、
法、士六曹参事事,典狱,问
事,白直,市令,经学博士、
助教,医学博士、助教。中、
下都督府员额稍减。
上州刺史
中州刺史
下州刺史
从三品
正四品
正四品
掌理州政有别驾,长史,司马,录事
参军事,录事,司功、司仓、
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曹
参军事(六曹均置佐、史,司
户并有帐史一人),参军事,
执刀,典狱,问事,白直,
市令,经学博士、助教,医
学博士、助教;又有宗师,
大宗正。中、下州员额稍
减。


京县县令
畿县县令
 掌理县政有丞,主簿,录事,佐,
史,尉,司功、司仓、司户、
司法、司士(六司各有佐、
史,司户并有帐史一人),典
狱,问事,白直,博士,助
教。畿县员额稍减。
上县县令
中县县令
中下县令
下县县令
从六品
正七品
从七品
从七品
同上属员依畿县,员额以次递减。

里 正
坊 正
村 正
 掌里中民事
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
县以下百户为里,五里为
乡,四家为邻,三家为保。里
设里正一人。城乡居民分别又
有坊、村的组织,在里正以外,
另设坊正、村长。

区别官 称品秩职 掌官属与说明

上 镇将
从四品掌捍防守御有仓曹(中、下镇无)、兵
曹参军事、录事等。
中镇将
从五品
下镇将 副正六品
上戍主
正七品掌戌守有佐、史。
中戍主 下戍主 

上关令
中关令
下关令
 掌关津之事有丞,录事(以上二职下关
无),府,史,典事。
上津尉
下津尉
 掌舟梁之事有府、史、津长。永徽时,
罢津尉,关置津吏(无津者不
设)。




大都护
副大都护
副都护
 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
和各族事务
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录事:功曹、仓曹、户曹、兵
曹、法曹参军事,参军事
等。
上都护
副都护
 同上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
事,功曹、仓曹、户曹、兵曹
参军事,参军事等。
押诸蕃部落使 统辖诸蕃部统辖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的
都督、刺史、县令。
临时特遣使 管理临时特殊事务有连和使、军封使、许婚
使、迎接使、侦察使、慰谕使、
纳降使、招谕使。





咨议参军

文 学
从三品
正五品
从五品
从六品
掌辅正过失
掌参谋议事
掌侍游处,规讽道义
掌校典籍,侍从文章
又有长史,司马,掾,属,
主簿,史,记室参军事,录事
参军事,录事,功、仓、户、
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
参军事,行参军,典签。
东閤祭酒
西閤祭酒
从七品掌礼贤良,导宾客

区别官 称品秩执 掌官属与说明






典 军
副典军
正五品
从五品
掌率校尉以下守卫陪从
之事
有校尉、旅帅、队正、队
副,辖执仗亲事十六人,执乘亲
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
亲事
帐内
典 军
副典军
正五品
从五品
掌同上属官员品如亲事府,辖帐内
六百六十七人。


国 令
大 农
从七品
从八品
掌通判国事有录事,典卫,舍人,学官
长、丞,食官长、丞,厩牧长、
丞,典府长、丞。
国 尉
国 丞
正九品
从九品
掌判国司,勾稽监印事
公主
邑司
从七品掌公主家财货出入,田
园征封之事
有主簿、录事、谒者、舍人、
家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