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刺激性毒剂cs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刺激性毒剂CS 刺激性毒剂CSCS是目前军用价值较大的一种刺激性毒剂,对眼睛、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皮肤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CS于早年由Corson及Stoughton合成,各取其姓氏首字母而得名。1958年英国定型作为刺激性毒剂。美国随后正式装备部队,成为美军使用的主要化学战剂之一,曾在侵越战争期间大量使用。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 mg·min/m3。在一般野战条件下,使用CS后战斗浓度只达到失能剂量。在特殊情况下,如地洞、坑道等空气不流畅的场所,长期暴露才可能达到致死剂量。CS对眼的刺激作用比苯氯乙酮强10倍左右。不同分散方法造成不同大小颗粒的CS气溶胶对人眼的刺激情况不同。热分散的CS颗粒小,平均1μm,作用快,接触后立即引起闭目反应。随即流泪,睑痉挛,结膜和眼睑充血水肿。停止接触后,症状迅速缓解,几分钟内消失。爆炸分散的CS颗粒较大,平均60μm,作用稍慢,但刺激性强,症状缓解及消失过程也较慢,需半小时或更长方完全消失。当CS浓度为1~5mg/m3时,可以耐受1min,眼有刺激症状,但经主观努力还能睁开眼。视力因流泪、眨眼稍有下降。浓度为10~20mg/m3,眼受到强烈刺激,眼睑剧烈痉挛,不能睁开眼,还有大量流泪、烧灼痛,严重降低视力。但当脱离接触后,症状在几分钟内得到缓解,视力随之恢复,结膜及眼睑红肿的消退需几个小时。CS水溶液也可以刺激眼,作用比气溶胶弱。CS一般不损伤角膜,偶见角膜上皮浅层有轻度可复原性的变化,不会引起永久性的损伤。CS呼吸道刺激症状为鼻、咽喉、胸部有辣、呛及烧灼感、剧烈疼痛。大量流涕、流涎、咳嗽、喷嚏、呼吸紊乱。高浓度下产生吞咽式呼吸,有窒息感。致死浓度下发生肺水肿、出血及化学性肺炎。还有气管及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大颗粒CS(60μm)一般被阻在鼻腔内,只引起鼻腔粘膜刺激症状。小颗粒CS(1μm)才能到达下呼吸道,引起胸部辣、呛感。离开染毒空气后,呼吸道症状即刻缓解,半小时内消失,仅留下鼻炎样症状,流水样鼻涕可持续数小时。CS使口内味觉异常,抽烟时有异样味觉。CS染毒水刺激舌及口腔粘膜,轻者为刺痛,重者为灼痛。CS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灼痛。严重者可引起Ⅰ或Ⅱ度化学烧伤,皮肤红肿或起疱。据报道美国陆军一次CS作业,12例皮肤受到CS损伤,当时感到颈部、手腕及头顶刺痛,7~10h局部发生红斑,14~16h起疱,损伤最重一例,住院一周才痊愈。 吸入高浓度CS还有全身症状,表现为神情淡漠、剧烈头痛、胸部胀痛,少数有腹泻。在地道、地洞、室内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CS中可以发生肺炎或肺水肿,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CS中毒可根据症状特点,即同时有强烈的眼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作用发生快,迅速发展到极点,缓解及消失也快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为CS中毒,则需经毒剂检定证实。 防护和洗消 防毒面具可以完全防护CS对眼及呼吸道的刺激。用各种就便器材也可保护眼及呼吸道,如风镜、防毒口罩、毛巾或三角巾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防止CS的刺激作用。用任何掩盖物保护暴露部位的皮肤,可以减少损伤范围,减轻损伤程度。皮肤上沾染CS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时刺激性症状暂时会加重,冲洗完毕后,经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皮肤刺激缓解。碱性溶液可以破坏CS,加速CS水解,有条件可用6%碳酸氢钠冲洗。为防止CS1或CS2再度扬起刺激人员,必须对服装、装具、地面、道路及工事表面沾染的CS1或CS2,进行及时洗消。对服装、装具,可先行拍打或机械擦拭,然后用肥皂水洗几遍再凉干; 对落在灌木、花草枝叶上的CS1或CS2可用棍子敲打使落下,然后和地面上的CS1、CS2一起用土掩埋。有条件时可用浓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喷洒道路及工事表面,促使CS水解。 急救和治疗 CS中毒的症状消失很快,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离开染毒区脱离接触后,刺激症状在5~10min内缓解并基本上消失。如果还留有轻度刺激症状,可对症治疗。野战条件下的救护主要是帮助中毒者迅速脱离染毒区,待其刺激症状自然消失。个别皮肤损伤局部疼痛严重者,先用6%碳酸氢钠或3%碳酸钠溶液冲洗,出现红斑水肿可按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如选用激素类药物。皮肤搔痒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出现肺水肿或肺炎者按治疗肺水肿或肺炎的原理和方法处理。 ☚ 刺激性毒剂 刺激性毒剂CR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