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行书春兴诗卷
明。纸本。纵34.2厘米,横7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刘基(至大四年—洪武八年,即公元1311—1375年),字伯温,号潜溪,别号郁离子,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历仕浙江行省都事,总管府判等职,后隐居。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与宋濂、李善长计定诸大典制,后授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谥文成。熟通经史,精天文、兵法,工诗文。诗歌雄浑,散文奔放,善行草书,信手落笔,奇趣逸出,启人雅兴。明丰坊《书诀》称其“书学智永”。传世作品有《春兴诗卷》。著有《诚意伯文集》。《明史》卷百二八有传。此诗卷共计七言律诗八首,卷末钤白文〈天舟所得〉印。布局严谨,字体骨架整炼,颇有晋唐风采,下笔起落宕逸不羁,间有纵逸笔法,好比淡烟笼月,轻风拂柳,从而使全局活泼起来。刘基的墨迹传世罕见,此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