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虱商鞅用语。(一)对儒家宣传的礼义道德的鄙称。语出《商君书·靳令》:“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共六大项,十二小项。故称“六虱”,有时称“十二者”。商鞅力主农战,把不利于农战的儒墨的思想和主张,看成是国家和社会的“害虫”。认为“无六虱,必强”,“有六虱,必弱”,“国以六虱授官爵”是“亡国之俗”。因此他主张废除“六虱”,“兴国不用十二者,故其国多力,而天下莫能犯也”。 (二)指“岁”、 “食”、 “美”、 “好”、“志”、“行”等六种风气。《商君书·弱民》说:“三官(农、商、官)生虱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虱成俗,兵必大败。”“岁”,是说农民每年减少收成;“食”,是说农民浪费粮食;“美”是指商人贩卖华丽的物品;“好”指商人贩卖好玩的物品;“志”指官吏营私舞弊的思想;“行”指官吏贪赃枉法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