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政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政教 政教古代诗学概念。见于《荀子·王制》:“平政教,正法则,……使百姓尽免(勉)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又《礼记·王制》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郑玄注:“教谓礼义,政谓刑禁。”“政教”原是政治教化的总称,包括行政法律,礼制乐教等统治手段。汉儒把政教引入文学批评领域,与“诗教”结合起来,成为儒家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论诗,提出了“兴、观、群、怨”的概念,揭示出诗歌的重要社会教育作用和美感认识作用。《毛诗序》论述诗的社会作用时指出:“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说《诗》“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指出诗歌具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裨补政教的功能。政教说对后世诗歌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白居易诗论进一步指出诗歌上可以“补察时政”,下可以“泄导人情”(《与元九书》),对引导诗人关心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起到积极作用。但政教说在历史上也因其时代局限,加以封建统治者片面强调,忽略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因而对诗歌的发展也有消极的一面。 ☚ 教化 思 ☛ 政教zhèng jiào旧指政治教化(2)。《苏秦以连横说秦》: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政治教化不协调的,不可以烦劳大臣对外用兵。《货殖列传序》: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这难道是凭政治教化来征发人民约期会集的吗? 政教政令与教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内修~,外应诸侯。” 政事 政事政(有政) 鼎饣束鉰(折足~) 另见:政务 公事 办理 ☚ 公务 政务 ☛ 政治 政治政治和法律:政法 另见:政权 政务 政事 政令 政绩 风气 清明 黑暗2 腐败 ☚ 政治 各种政治 ☛ 政教zhèng jiào❶政治,教化。《史记·老庄申韩传》:“内修~~,外应诸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