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兔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兔爰 兔爰《诗经·王风》篇名。全诗三章,章七句。是一篇伤时感事、悲观厌世的诗。《毛诗序》云:“《兔爰》,闵周也。桓公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现代学者对此诗作者的身份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认为“是一首破产贵族的诗”,“在下位的兔子悠游得乐,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这投了罗网的野鸡便反反复复地浩叹起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种认为“这是小民在徭役重压之下的痛苦呻吟”(余冠英《诗经选》)。 ☚ 中谷有蓷 葛藟 ☛ 兔爰有兔爰爰, 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 尚无为; 我生之后, 逢此百罹。 尚寐, 无吪! 有兔爰爰, 雉离于罦。 我生之初, 尚无造; 我生之后, 逢此百忧。 尚寐, 无觉! 有兔爰爰, 雉离于罿。 我生之初, 尚无庸; 我生之后, 逢此百凶。 尚寐, 无聪! 兔儿慢慢地跑,野鸡遭罪被网罗。我初生时天下太平少折磨,我生之后碰上各种烦恼。不如睡觉不知不觉好。 兔儿慢慢地跑,野鸡遭罪陷入网罗。我初生时天下太平少灾祸,我生之后碰上百祸临头。不如睡觉不闻不见好。 兔儿慢慢地跑,野鸡却自投网罗。我初生时天下还平静,我生之后却碰上各种凶暴。不如睡觉听不见的好! 《兔爰》三章,章七句。这首诗古今学者说法不一。《诗序》:“《免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是当时奴隶主贵族悲叹“今不如昔”的诗,表现了对其阶级没落的恐惧。一说小百姓苦于劳役,灾祸频仍,莫可奈何,只求得暂时的安静。 从诗的内容看,当属没落贵族感叹今不如昔遭受百忧的诗篇。周王朝东迁以后,社会进入变乱时期,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也很激烈。这首诗中就是诗人自叹生于乱世,遭受种种痛苦,抒发其胸中悲愤。全诗各章开头两句都以雉兔为喻,言在乱世,像兔一样狡猾者可以免遭灾祸,像雉一样耿介者则落入罗网。次二句追述初生之时的太平盛世,今昔对比。末尾希望长睡不醒,以求解脱。吴闿生《诗义会通》云: “追溯生初,无限低徊。‘安得山中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即尚寐意”。郭沫若先生以为本篇是破产贵族的诗,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这首诗表现一个阶级动摇的时候,在下位的兔子悠游得乐,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这投了罗网的野鸡便反反复复地浩叹起来。只睡觉吧,管他妈的!”又说:“此破产贵族之诗。其厌世心理为有产者之心理,其兔与雉之取譬,明含上下阶级之意义。社会关系之变革,正为诗人所浩叹之大乱。”其说符合诗的本意。 诗中运用数章重叠的形式,极便于抒情。每章换几个字,便能使感情不断深化。一章最后一句为“尚寐无吪”,二章为“尚寐无觉”,三章为“尚寐无聪(听也)”,诗意层层递进,逐步深化。意思是说当今乱世有此百祸临头,自己又不能摆脱,只好躺下睡觉,不知,不闻,不见了。《黄氏日钞》云:“人寤则忧,寐则无知,故欲无吪、无觉、无聪,付理乱于不知耳。”诗人抒发的虽是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客观上却也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清方玉润 《诗经原始》眉评:“词意凄怆,声情激越,阮步兵专学此种。” 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①我生之初,尚无为。②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③尚寐无吪!④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⑤我生之初,尚无造。⑥ 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⑦我生之初,尚无庸。⑧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⑨ 【注释】 ①爰(huan缓)爰:犹缓缓,放纵消遥貌。雉:野鸡。雉在古时为瑞应之象,凡社稷安宁,士女有节,家室和乐幸福,皆可与雉相联系。此章言雉罹罗网,则象征社稷不安,人民受苦。离:同罹(li离),遭受,遭遇。罗:网。②我生之初:幼年时期,亦即先辈时期。尚:还。为:劳役。闻一多《风诗类钞》:“为、徭,古同字,为、造、庸,皆谓劳役之事。” ③百罹:百种忧患。《毛传》:“罹,忧。” ④尚寐:希望睡着。尚,希望之词。吪(e):动。《毛传》:“吪,动也。”一说,口开也。《集韵》:“吪,口开。”译文取此。⑤罦(fu):一种装有机关的网,自动掩捕鸟兽,称为覆车网。《诗集传》:“罦,覆车也。可以掩兔。” ⑥造:同“为”。《诗集传》:“造,亦为也。” ⑦罿(tong童):义同“罦”。⑧庸:劳、劳役。《郑笺》:“庸,劳也。” ⑨无聪:无闻,听不见。《毛传》:“聪,闻也。” 【译文】 狡兔自在又逍遥,山鸡落网把难遭。听说当我初生时,官府差役还算少。可叹当今这日子,百种灾难都来到。一睡无言倒也好。 狡兔自在又逍遥,山鸡落网把难遭。听说当我初生时,官府徭役还算少。可叹当今这日子,百种忧患都来到。一睡不醒都拉倒! 狡兔自在又逍遥,山鸡落网把难遭,听说当我初生时,官家苦役总还少。可叹当今这日子,百种苦难都来到。一睡不闻省烦恼。 【集评】 清·姚际恒:“‘无吪’,不言之意;‘无觉’,不见之意;‘无聪’,不闻之意。凡人寤则忧,寐则不知。故愿熟寐以无闻见。奇语,奇语。较《苕之华》‘不如无生’自胜多矣。”(《诗经通论》卷五) 清·崔述:“朱子云为此诗者,盖犹及见西周之盛,可以得其旨矣。”(《读风偶识》卷三) 清·方玉润:“彼苍梦梦,有如聋聩,人又何言?不惟无言,且并不欲耳闻而目见之,故不如长睡不醒之为愈耳。迨至长睡不醒,一无闻见,而思愈苦。古之伤心人能无为我同声一痛哭哉!此诗意也。何至如《集传》云但求死耶?”又:“词意凄怆,声情激越,阮步兵专学此种。”(《诗经原始》卷五) 【总案】 此篇咏东周王畿人民对社会生活的不满。周平王东迁之前,社会还较平静;东迁之后,王室失势,诸侯不朝,百种军政负担皆集于王畿之地。而朝政亦日趋腐败,小人得意,君子遭难,诗人愤愤不平,而又无可奈何,但愿长睡不醒。《诗序》解此诗:“《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此附会周桓王(平王之孙)伐郑之事,无所根据,固不可信。《诗义会通》亦云:“朱子曰‘君子不乐其生’一句,得之。余皆衍说。其指桓王,盖据《春秋传》郑伯不朝,祝聃射王中肩之事,然未有以见此诗之为是而作也。”此诗三章,回环叠咏,皆以雉兔之事取兴。马瑞辰解释说:“狡兔,以喻小人。雉,耿介之鸟,以喻君子。有兔爰爰,以喻小人之放纵。雉离于罗,以喻君子之得罪。”(《毛诗传笺通释》)此皆从象征性取义,故谓之象征起兴。《毛传》系此诗:“兴也”。《诗集传》注三章为“比”,失之。 《兔爰》有兔爰爰,(一) 兔儿逃脱了, 雉离于罗。(二) 野鸡陷网里。 我生之初,当我初生时, 尚无为! (三) 天下本无事! 我生之后,待我生出后, 逢此百罹。(四) 遭遇多灾祸。 尚寐无吪! (五) 睡啊,别管啊! 有兔爰爰,兔儿逃脱了, 雉离于罦。(六) 野鸡陷罩里。 我生之初,当我初生时, 尚无造! (七) 天下没出事! 我生之后,待我生出后, 逢此百忧。遭遇多忧愁。 尚寐无觉! 睡啊,别睬啊! 有兔爰爰,兔儿逃脱了, 雉离于罿。(八) 野鸡陷罗里。 我生之初,当我初生时, 尚无庸! (九) 天下没苦事! 我生之后,待我生出后, 逢此百凶。遭遇多灾凶。 尚寐无聪! (十) 睡啊,别听啊! 注 释 (一)王先谦:“《韩》说曰:‘爰爰,发踪之貌也。’……《汉书·萧何传》颜注:‘发踪,谓解绁而放也’。” (二)朱熹:“离,丽。罗,网。” (三)朱熹:“天下尚无事。” 胡承珙:“幼时不识不知,无所事事。长大之后,多历艰难。” (四)毛亨:“罹,忧。” (五)毛亨:“吪,动也。” 吴闿生:“既无如之何,惟有寐而不觉耳。” (六)朱熹:“罦,覆车也。可以掩兔。” (七)朱熹:“造,亦为也。” (八)孔颖达:“《韩诗》云,施罗于车上曰罿。” (九)郑玄:“庸,劳也。” (十)毛亨:“聪,闻也。” 注 音 罹li离 吡e俄 罦fu孚 觉jiao教 罿chong充 兔爰
【注释】①爰爰(huǎn):逍遥自在。②雉(zhì):野鸡。离:遭到。罗:网。③为:指徭役。④百罹 (lí):多种忧患。⑤吪 (é):动。⑥罦(fú):带有机轮的罗网。古名覆车。⑦造:义同“为”。⑧罿(chōng):捕鸟的网。⑨庸:劳役。⑩聪:听觉。 【鉴赏】这是百姓苦于劳役而思死之诗。 东周初年,国势衰弱,战祸连绵,徭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此诗中的主人公当是一位老者。他饱经沧桑,历经了治世与乱世两个阶段,深感今不如昔,痛不欲生,于是唱出了这首厌世感伤的悲歌。 全诗三章。每章意思大体相同。首二句为兴体。兴象鲜明,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诗以狡兔逍遥自在,兴比统治者骄奢淫逸;诗以野鸡陷入罗网,兴比老百姓惨遭不幸。中三句写怀旧情绪。这是一个动荡而黑暗的时代,百姓在苦难中挣扎呻吟。面对这一切,老者的心里便产生出一种怀旧的情绪。他感叹道:往日天下还算无事,可如今却遭到多种忧患。思前想后,这怎不令人悲伤。末句写厌世思死。他继而一想,即使愁思满怀,这又有何用?还不如酣然长睡,不要动,不要醒,不要听。说白了,逃脱苦难的方法只有一条:唯有一死。这是多么令人寒心的事啊! 《诗序》说是“君子不乐其生”,高亨《诗经今注》说是“没落贵族的哀吟”。这两种说法可备一解。但从诗意来看,应为苦难百姓之诗。因为在社会动乱之中,遭受“百罹”、“百忧”、“百凶”之苦的,首先是普通的人民大众。 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 雉离于罿, 我生之初, 尚无庸, 我生之后, 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此诗共三章,各章头两句意思相同。“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爰爰”是缓缓从容的样子,“雉”是野鸡,“离”是遭逢,“罗”是指捕兽之网。二三章的“雉离于罦”、“雉离罿之”“罦”是一种装设机轮的网,又称覆车网,“罿”是捕鸟网。这样看来各章的前二句都是说: 兔子自由自在地跑,野鸡却落入网中。各章的三四句的句式结构亦是相同的,首章“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遭此百罹”,“尚”同“犹”、“还”。“无为”,《郑笺》解为“无所为,谓军役之事也”,“无为”可以理解为战乱时代的徭役之事,“罹”指忧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出生那时候还没有战乱徭役,我来到世上却赶上了这许多的忧患。二章的三四句是“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造”,朱熹解为: 亦为作也”。三章的三四句“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庸”,劳也,此处也当劳役讲,“凶”与“吉”相对,是指不幸的事,可当灾难讲。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说此诗各章的三四句其意也是相同的。一章最后一句是“尚寐无吪”,“尚者,犹庶几,表示希望,“寐”是指睡,“吪”动也,这句的意思是希望睡着了不愿再动。二章是“尚寐无觉”,“觉”是知觉。三章是“尚寐无聪”,“聪”者,听也。 这是一首乱世之音,它产生于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大变革大动乱时代,抒发了一种人生失意的感叹,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和对自我价值怀疑与否定的不乐其生的心态。西周盛世是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时代,从昭王到夷王,外患加剧,国内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到了厉王,种种矛盾已成了严重的危机。厉王暴虐,令卫巫弭谤,结果终于酿成国人大暴动,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厉来宣王虽号称“中兴”,但各种矛盾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幽王更加昏庸,终至于宠褒姒结果其岳父申侯召来犬戎之旅,灭了西周。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与春秋时代的开始,然此时的周天子己难以号召诸侯了,差不多只剩下了个“天下宗主”的虚名。到了桓王,他率领几个诸侯国去讨伐郑国,居然被郑军一位将领射中了肩膀,险些丧生。可见西周时那赫赫在上的天子地位在春秋之初便已成了夕日的美梦了。这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大变革时代,许多昔日的贵族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爵位,失去了奴隶,而正因为他们地位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对于历史、政治、社会与人生的忧思,《王风·黍离》 中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诗句。这种有感于时事的“黍离”之忧,在那时是有代表性的。《兔爰》也是这些乱世之音中的一首忧歌。《诗序》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所谓“桓王失信”,“王师伤败”,是指《左传》隐公三年,桓公五年记载平王曾任郑伯为卿士,平王死,桓王便夺去了郑伯之权,于是结下仇恨,后桓王率诸侯伐郑,王师大败,桓王中箭几于丧生。《诗序》依《左传》而立说,有史实根据,但此说只可供参考而不必拘泥。因为《左传》固然可信,然据之解经则不一定就万无一失。从此诗所抒发的那种不乐其生之情调看,可能产生于桓王时,也可能产生于幽王,平王时。所以只理能为产生于东西周交替的动荡之秋就足矣,可不求甚解。朱熹说“周室衰微,诸侯背叛,君子不乐其生而作是诗。”看来他的解说似乎更聪明些。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这是用了兴的手法。地上的兔子在自由自在地跑着,而天上的野鸡却落入网中。这里的兔与雉是暗喻着得志小人与遭逢不幸的君子。这兴的用法既有开头的作用,亦有比喻衬托的作用,其中也暗含着一种不平之气。“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这二句是很有概括力的,它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体验并列在一起,对比之下把对于“我生之初”时的怀恋与对于“我生之后”时的厌恶之情表现得十分鲜明而富于感染力。根据这两句,朱熹在《诗集传》中“为此诗者,犹及见两周之盛,故日方我生之初,天下尚无事,及我生之后而逢时之多难如此。”可见,诗人可能是亲身经历了这场大动乱的,故其诗句便这样的有真情,有概括力。各章的最后一句是此诗的核心所在,从“尚寐无吪”到“无觉”到“无聪”,也就是说从不动到不觉不听,意义是有递进关系的。既然世间有如此多的灾难,自己又无能为力,那么只好躺倒了不动,不觉、不听了。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这首诗表现一个阶级动摇的时候,在下位的兔子悠游自得,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这投了罗网的野鸡便反反复复地浩叹起来。只睡觉吧,管他妈的!——你看他心中还有什么上帝存在。”其实不仅上帝不存在了,就是他自己的价值也被否定了,因为他再也无心于有所作为了,只想一睡方休。——不过,他在没有知觉听觉的安睡不妨说是死中找到了自己。这反映了对于战乱、徭役的一种压抑与扭曲心理。这虽然是消极避世的,但却不乏批判精神,而且还格外富有哲理,富有诗意。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曾勇敢地参加了佛罗伦萨人民保卫共和国的战斗,不幸的是战斗失败,封建家族复辟了,他成了阶下囚。教皇命令他去完成美第奇家庙的雕塑工作,他创造了《朝》、《夕》、《昼》、《夜》 四个作品,凝聚了其国破家亡的悲愤。《夜》是一个肌肉刚健、身体扭曲到变形的女性裸体形象,她侧身用手臂支撑着头部在昏睡着。米开朗琪罗在答友人的一首诗中这样解释道:“睡眠是甜密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界上还有罪恶与耻辱,不见不闻,无知无觉,是最大的欢乐,不要惊醒我吧。”这情调与《兔爰》多么相似。人类的心是共通的,不管距离多么遥远,不管时代相差多么久长,人类总是会在艺术的殿堂上找到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语言。这也就是不论是读《兔爰》还是观赏《夜》,我们都会沉浸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之中,并获得一种美感的缘故。 兔爰 兔爰〔原文〕 ☚ 中谷有蓷 葛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