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儿童戏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ertong xiju

以少年儿童为观众对象、适合其接受能力并能满足其欣赏趣味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儿童戏剧种类很多。按戏剧的容量、场次划分,可以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表演形式划分,则有话剧、歌剧、舞剧、童话剧、神话剧、哑剧、木偶剧、广播剧、皮影戏等;就内容可以划分为演给儿童观看的戏剧和儿童自编自演的学校剧(或称校园剧)。
儿童戏剧的脚本除具备一般戏剧文学的特征以及儿童文学共有的特征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它取决于不同年龄的儿童观众的接受心理,反映在儿童戏剧创作上也有一定规范性:首先,儿童戏剧比其它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更明显的年龄界限,应照顾低幼、儿童与少年观众不同的欣赏口味,否则会导致剧场混乱。其次,情节应曲折生动,结构单纯紧凑,剧情发展快捷迅速。第三,语言应简明易懂,生动形象、个性化、动作性强,富于幽默感,吸摄力强。
儿童戏剧艺术的魅力在于,舞台上活生生的表演能够直观地展示儿童内心世界,体现人生真情,描画幻想图景,从而实现与小观众对面的情感交流,使小观众在小小剧场里认识天上地下、五洲四海、过去未来,并受到爱的抚慰、美的熏陶。
我国最早的儿童剧记载,见于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论及的、由横滨华侨大同学校学生创作演出的《易水饯荆卿》。辛亥革命前后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始有正式出现的儿童剧作,但起初多为哑剧。“五四”前夕,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将儿童剧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扩大了儿童剧的影响。20年代出现了郭沫若创作的《黎明》、《广寒宫》、黎锦辉编导的《麻雀与小孩》等童话歌舞剧,一时风行全国。1927~1937年,出现大量宣传爱国抗战主题的剧作。“七七”事变后,上海出现的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一批失学孩子组成的孩子剧团,先后在上海、武汉等数市巡回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秃秃大王》等,宣传抗日爱国。30年代以后,涌现了包蕾等专业剧作家及大批优秀剧目。

☚ 儿童散文   儿童电影 ☛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ertong xiju

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适合于他们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儿童戏剧文学(剧本)是它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儿童剧的观众大致分为两个年龄阶段:6~10岁;11~15岁。儿童戏剧文学遵循一般戏剧文学的特征,又要求充分照顾儿童观众的年龄心理特征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审美需求,具有自身一些特点:首先,题材的选择处理,戏剧冲突、戏剧情境的设置要牢牢把握儿童观众的视点,照顾低幼、儿童和少年观众不同的欣赏趣味。其次,塑造真实可信的、个性化的舞台形象。第三,结构较为单纯、紧凑,情节生动,富于变化。第四,语言浅近简明、形象化、动作化,并富于儿童情趣。它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生动活泼的舞台环境和活生生的真人表演,把孩子们带进特定的戏剧情境之中,激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使少年儿童获得美好的娱乐享受,丰富精神世界,增添生活的乐趣。它是戏剧的一个独立剧种,种类很多。按戏剧容量、场次划分,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从戏剧冲突的性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等;从题材范围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神话剧等;就表演形式划分,则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木偶戏、皮影戏、广播剧等。20年代,黎锦晖编导的《麻雀与小孩》等一批儿童歌舞剧一时风行全国,他是中国儿童剧萌芽时期的拓荒者,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儿童戏剧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涌现了诸如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流亡孩子抗战剧团等等由孩子组成的戏剧团体。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或扶植下,以戏剧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活跃于全国各地。一批有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如陶行知、于伶、熊佛西、陈白尘、包蕾等,为儿童剧团创作剧本,大大推动了儿童戏剧的发展。宋庆龄是社会主义儿童戏剧事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儿童剧团改建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1956年,文化部建立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1950年以后,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两次全国儿童戏剧创作座谈会和一次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推动了儿童剧的发展。

☚ 幼儿散文   幼儿戏剧 ☛
000057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