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儿童戏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ertong xiju以少年儿童为观众对象、适合其接受能力并能满足其欣赏趣味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 儿童散文 儿童电影 ☛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ertong xiju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适合于他们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儿童戏剧文学(剧本)是它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儿童剧的观众大致分为两个年龄阶段:6~10岁;11~15岁。儿童戏剧文学遵循一般戏剧文学的特征,又要求充分照顾儿童观众的年龄心理特征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审美需求,具有自身一些特点:首先,题材的选择处理,戏剧冲突、戏剧情境的设置要牢牢把握儿童观众的视点,照顾低幼、儿童和少年观众不同的欣赏趣味。其次,塑造真实可信的、个性化的舞台形象。第三,结构较为单纯、紧凑,情节生动,富于变化。第四,语言浅近简明、形象化、动作化,并富于儿童情趣。它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生动活泼的舞台环境和活生生的真人表演,把孩子们带进特定的戏剧情境之中,激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使少年儿童获得美好的娱乐享受,丰富精神世界,增添生活的乐趣。它是戏剧的一个独立剧种,种类很多。按戏剧容量、场次划分,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从戏剧冲突的性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等;从题材范围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神话剧等;就表演形式划分,则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木偶戏、皮影戏、广播剧等。20年代,黎锦晖编导的《麻雀与小孩》等一批儿童歌舞剧一时风行全国,他是中国儿童剧萌芽时期的拓荒者,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儿童戏剧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涌现了诸如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流亡孩子抗战剧团等等由孩子组成的戏剧团体。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或扶植下,以戏剧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活跃于全国各地。一批有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如陶行知、于伶、熊佛西、陈白尘、包蕾等,为儿童剧团创作剧本,大大推动了儿童戏剧的发展。宋庆龄是社会主义儿童戏剧事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儿童剧团改建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1956年,文化部建立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1950年以后,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两次全国儿童戏剧创作座谈会和一次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推动了儿童剧的发展。 ☚ 幼儿散文 幼儿戏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