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何成濬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何成濬1882—1961河北随县人 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为陆军总长黄兴的副官长。“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后为孙中山信使,到湖北、云南、福建等地联络。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曾被蒋介石派与孙传芳、阎锡山、张学良等人作调解工作。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高等顾问。1928年除任职国民政府,还兼理北京行营主任。1929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和五路军副总指挥。1931年任武汉行营主任、湖北绥靖公署主任,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屠杀革命群众。1933年任保定行营主任。1936年再任武汉行营主任。抗战时期,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法总监。抗战胜利后,任湖北省参议会议长。1949年去台湾,1961年病死。 何成濬
何成濬
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亦字雪舟,湖北隨縣(今隨州) 人。1882年 (清光绪八年)生。5歲延師就讀,14歲赴武昌投考武備學堂,未録取。19歲参加縣學考試,以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旋被保送入湖北武昌經心書院,後改入兩湖高等學堂。1907年留學日本,入東京振武學校,嗣入日本士官學校第五期。加入中國同盟會。1909年畢業回國,在湖北督練公所任職,旋改任陸軍部軍制司科員。1912年2月,任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副官長;4月臨時政府北遷,任南京留守政府總務廳廳長。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部總参議,失敗後亡命日本。1914年回上海,参加反袁、護法運動。1922年在福建任東路討贼軍前敵總指揮。1923年在閩南,任中央直辖福建各軍總指揮。1924年10月,孫中山任命爲湖北招討使兼建國軍北伐總司令部参謀長; 同年冬,任左翼總指揮。失敗後解甲回上海。1925年9月,蔣介石任命爲東征軍總部總参議。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参議; 10月受命赴湖北籌建湖北政務委員會,並任鄂北绥靖處主任,後被派爲駐滬總代表,負責運動北方各軍響應。1927年春,入京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928年3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徐州行營主任; 10月改任國民政府参軍長。1929年春,任討逆軍第九軍軍長; 同年3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三届中央執行委員; 5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12月任第五路軍總指揮。1931年6月,任國民政府委員; 12月国民黨四届一中全會選爲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3月,辭湖北省政府主席職; 6月兼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左路軍司令官。1933年3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保定行营主任。1935年11月,國民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會選爲中央執行委員。1937年10月,代湖北省政府主席;11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12月任兼湖北全省保安司令。1938年6月,任軍委會軍法執行總監。1945年5月,當選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1946年5月,離職回鄂,旋被選爲湖北省參議會議長,漢口第一紗廠董事長等職。1949年春去香港。1951年去臺灣。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及纪律監察委員會委員等職。1961年5月7日逝世。終年79歲。著有《八十回憶》。 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初字雪舟。湖北随县人。1904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振武学堂和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回国,先后在湖北督练公所、陆军部军制司任职。1912年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副官长。南京留守府总务厅长、讨袁军总司令部总参议、湖北招讨使兼建国军北伐总司令部参谋长,东征军总司令部参议、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高等顾问、第一集团军参谋长兼徐州行营主任、国民政府参军长、北平行营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武汉行营主任等职。1929年后连续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后历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军委会军法执行总监、湖北省参议会议长等职。1949年春去香港,1951年去台湾。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等职。1961年5月7日在台北病逝。著有《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何雪竹先生八十自述》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