豊读音l·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卢启切,上,荠韵。 ❶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上一条: 浬 下一条: 澧 豊D84E (一)li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见《说文解字》)。后作“礼”。 (二)feng〈文〉与“丰”同(见《玉篇》)。 礼器 礼器古代礼器名:彝(彝器;彝俎;樽彝;夏鼎商~) 篹 豊 青铜礼器:钟彞 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法器 佛教法器:钟磬 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笾豆 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锡圭 锡珪 古代君臣朝见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笏(朝笏) 板(手板;尺板) 簿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竹笏霜简 帝王所执的玉笏:珽 大圭 古代君王官吏出行时所执的东西:仪仗 彩仗 帝王仪仗的一种:静鞭 鸣鞭 霓旌 其他仪仗物品:金瓜 骨朵 月斧 朝天蹬宗庙的礼器;鼎 古代宗庙盛黍稷的礼器:琏 瑚(瑚琏)
另见:礼仪 祭祀 器物 鼎器 ☚ 礼器 祭器 ☛ 豊lǐ [书] (行礼用的器) a kind of ritual vessel in ancient times 豊lǐ会意字,甲骨文“豊”像高脚盘(豆)里装玉(曲),是“礼”之本字,表示侍奉神灵。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lǐ 禮(简化为“礼”,礼节) 醴(甜酒) 澧(澧水,在湖南) 鳢(一种鱼,如乌鳢) tǐ 體(简化为“体”,体育) 相关链接 “体”古为形声字,与“笨”同。今为“體”的简化字,属会意字。身体,人之本也。 豊(lǐ)“ ,行禮之器也。从豆,象形。凡豊之属皆从豊。读与禮同。”(卢启切) 甲骨文作 、 等,从珏在凵中,从豆,象盛玉供奉神祇之器。“豊”是“禮”的初文,古人举行禮仪活动时经常击鼓奉玉以成大禮。金文或作 、 、 。或用为“禮”,如天亡簋:“王又(有)大豊(禮)。”金文中还用为丰收、富饶义,如墙盘:“厚福豐年。”[1]郭店楚简或作 、 、 、 。后来随语义分化,字形分为醴、禮两个字。豊字也废而不用了。所谓“行禮之器”就是举行祭祀禮仪时使用的器具。或说“人體”之“體”得名亦缘于體能行禮之义,“軆”为“體”之异体。[2] 豊部只有一个属字“豑”,云:“爵之次弟也。从豊,从弟。《虞书》曰:‘平豑东作。’” 豊 ☚ 豊部 豐部 ☛ 豊 (lǐ)音禮。行禮之器也。从豆,“ ”象其形。 豊 *豊ler[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行禮之器也。从豆,象形。凡豊之屬皆从豊。讀與禮同。(五篇上) 行禮時以豆盛食,食上且插有裝飾。日常用食則不如此裝飾。但是字形也頗象鼓上飾有某物之狀。 ☚ 疐 逸 ☛ 00001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