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伊斯兰教伦理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伊斯兰教伦理思想“伊斯兰”系阿拉伯文ρμ的音译|S|am,原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中国旧称“回教”、 “清真教”、“天方教”等。该教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在一些国家被定为国教。二战后,在非洲一些地区有所发展。一般认为伊斯兰教于七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主要在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中传布。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同时也是其立法、道德规范、思想学说等的基础。在伦理思想方面,《古兰经》劝导人们宽厚仁慈、言谈得体、慷慨大方,信徒要谦卑、忍耐、节制、诚实,忠诚于誓约和公德,还应尊敬父母,仁慈地对待孤儿,反对私通、贪利,买卖公平,要学习知识、彬彬有礼、多作善行,以及规定了禁食猪肉等禁忌。在一些《圣训》中,也有许多道德格言、训诫,其基本思想与《古兰经》一样。伊斯兰伦理思想在后来有较大发展,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较多地吸收了希腊伦理思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