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内

 我国古代官制。从三国魏开始,将官员分为九品,历代相沿不改。隋代自九品上至一品的职官,称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唐、宋两代相沿此制,吏部铨选同样有流内、流外之分。唐时流外转授流内官,已有入流的说法;元代称流内已入流品职官,为后世称流内官为入流之所本。

流内

古代官制。从三国魏开始,即分官九品,历代相沿不改。隋将一品至九品的职官称为流内。九品以下的称为流外。唐、宋沿袭此制,吏部量人授官仍分流内、流外。唐时流外转流内官,已有入流之说; 元代称流内为已入流品职官,为后世流内官为入流所本。参见[流外]。


小官

小官

琐秩 微官 微宦 稗官
职位很低的官员:小吏 琐吏
官府中的小吏:胥(胥人;胥吏;隶胥) 吏人 庶士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吏役
狡猾的胥吏:黠胥
古代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白衣
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小臣 竖臣
冷清卑微的官职:寒官
地位低微的小吏:
俸禄微薄的小官:升斗微官
级别不高的官吏:黑绶
隋时对九品至一品官员的通称:流内
(职位低的官:小官)

☚ 县官   高官 ☛

流内

古代官制之一。从三国开始,官制分为九品,历代相沿不改。隋唐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官称为流外。《通典·职官》:“后魏置九品,品各置从凡十八品,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炀帝除上下附唯留正从各九品,又置视二品至九品,品各有从,自行召尚书令始焉,谓之视流内,视流内自此始焉。”依唐制,流内官由流内和视流内官二种组成。后来规定,“唐自流内以上,并因隋制,又置视正五品视从七品以署萨宝及正视谓之视流内;又置勋品九品,自谓卫录事及五省令吏焉,谓之流外,流外自此始。这样,凡流内官必须由视从七品以上和正从九品以上的官组成。在此之外的官皆称为流外官(或未入流)。唐朝的流外管制也分品级。京师官署吏员皆由流外官充任。如果流外官经过考铨成绩优异者,可以递升流内,唐时称入流。明清,凡属于流内官,一般称为几品官,流外的官称为吏或胥吏。《唐律疏议·名例》曰:凡流内官非犯十恶之罪者,依其品级分别可享受请、减、议、免、官当等特权。凡流外官及从流外及庶人而任流内者犯罪,不以官当、除免。

流内

隋唐时一品至九品的职官称流内。

流内

品官的通称。隋唐时吏人亦依品官之制分品,因吏人不在正式的官员之内,因此在吏人品秩之上均冠以“流外”二字,以与品官的品秩相区别。因此亦称自从九品以上至正一品的品官为流内。唐代铨选,官与吏分别进行,设流内铨与流分铨分主其事。其时对于由吏员升为品官已有入流的说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