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血白蛋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系一种血容量扩张剂与重要营养成分。主要用于补充白蛋白质,如失血性休克、脑水肿、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蛋白缺乏等。本品针剂为25% 20ml。静滴用量依病情而定。须贮存于2℃~4℃暗处。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albumin)是正常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一种蛋白。它的分子量较小(66,300),相对表面积大,故渗透压高。血浆蛋白中50~60%为白蛋白,而渗透压的80%来自白蛋白。 它的分子构形比较对称而且短径小(38×150),故粘度低并能穿过毛细血管在组织与血液间自由交换。因此,它是保持体液渗透压平衡的最重要的血浆蛋白。白蛋白是由5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单链,有17个二硫键,故构形稳定; 它富含门冬氨酸及谷氨酸而缺乏色氨酸,故紫外吸收弱; 它负电性强(-19),故在电泳中向正极迁移比其他血浆蛋白快,等电点pH5.4~5.5。天然状态的白蛋白分子能与微量金属、色素、脂肪酸、内分泌、酶类以及多种药物可逆地结合。因此,也是血浆中主要的运载蛋白。白蛋白在体内呈一定的不均一性;在制剂中可能由于经过处理,分子结构发生微小的变化,故有聚合倾向;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制剂中有含量不等的二聚体及多聚体。
白蛋白在肝细胞中合成; 营养中等的健康人每天每千克体重可合成130~200mg。合成后从肝脏经淋巴进入血流而分布于全身;血管内外经常互相交换,保持平衡;血管内的白蛋白约为全部的40%。健康人血浆的白蛋白含量为3.5~4.5%,半寿期17.0±7.4天; 血管内每天代谢11.3±2.8%,总的可交换白蛋白每天代谢4.55±1.47%。
制剂
(1) 血浆蛋白液: 也叫血浆蛋白组分,通常简称PPF,是经过加热处理除去不稳定成分,纯度85%左右的白蛋白制剂。大规模生产中以冷乙醇法应用最广。先将血浆中的纤原及γ球蛋白等分离除去,得到主要成分是白蛋白但仍杂有一部分球蛋白的组分,如Cohn组分Ⅳ+Ⅴ或Ⅳ4+Ⅴ,然后加入辛酸钠、乙酰色氨酸及氯化钠,在60℃加热10小时,使不稳定的蛋白成分变性凝固并过滤除去而得到稳定的蛋白成分。PPF蛋白浓度一般为3.5~5.0%。
PPF主要用于扩张血容量,功效与正常血浆相同。优点是:
❶比较稳定,在液体状态保存于室温(30℃以下),效期3年;保存于2~8℃,效期5年;
❷经过60℃加热10小时,病毒被灭活,没有传播病毒性肝炎的危险;
❸贮存、运输和使用都较方便;
❹制造工艺简单,白蛋白回收率高,故比较经济。缺点是或多或少地含有血管活性物质,使用受一定限制,但只要使用得当,副作用完全可以避免,故仍适用于大多数需要扩充血容量的病例。
(2) 白蛋白: 白蛋白系指纯度95%以上的白蛋白制剂。
白蛋白可配成不同浓度的制剂:5%白蛋白加生理浓度的氯化钠,为等渗溶液,用途与PPF基本相同;10%、20%或25%白蛋白不加氯化钠,为低盐或无盐浓缩白蛋白液。白蛋白液分装于最后容器内必须在60℃加热10小时,以灭活病毒和减少染菌机会。白蛋白液不须冻干,在液体状态保存于2~8℃比冻干制剂更为稳定。液体制剂在2~8℃比在32°~35℃稳定;5%溶液比25%溶液稳定。我国《生物制品规程》规定,白蛋白在不超过30℃的室温保存,效期3年;在2~8℃保存,效期5年。
质量标准 白蛋白制剂除须符合血制剂的一般质量标准外,白蛋白液纯度须在95%以上;PPF白蛋白含量须在83%以上,其他为α及β球蛋白,不得有1%以上的γ球蛋白,不得有其他杂蛋白;有些国家规定PKA(激肽酶原酶激活物)含量不得超过5%。
临床应用
疗效肯定的适应证
(1) 血容量降低引起的休克: 急性失血,严重创伤,大手术(特别是胃肠和腹膜后手术)引起白蛋白在创伤组织中大量潴留,均可因循环血容量突然大幅度下降,而造成休克。大量输晶体溶液也能扩充血容量,但维持时间短暂,特别是在年老、体衰或有其他疾病(如败血症)的病人中常不能生效。对这类病例,白蛋白疗效最好。每输1g白蛋白可扩充血容量18ml,5g白蛋白相当于血浆100ml的作用。最好交替输给5%及20~25%的白蛋白液,以扩充血容量同时补充白蛋白; 但对于不再继续出血血容已趋正常的病人应注意勿使循环超荷或血浆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水平。
(2) 大面积严重烧伤:烧伤后头24小时内,毛细血管透性增加,水分和蛋白不断渗出血管造成血液浓缩,同时水和盐类渗入细胞,特别是皮肤和肌肉组织,造成水肿。故头24小时内应输给大量晶体溶液和少量白蛋白,一面维持血容量一面保持胶体渗透压。24小时后毛细血管功能逐渐恢复,输进的白蛋白才可在血循环中存留较长时间而起到增高血浆渗透压的作用。此时可改为输大量的白蛋白(最好使用浓缩制剂)和小量的晶体溶液,使血浆蛋白浓度达到2.5±0.5g/dl或渗透压达到20mmHg以上。
(3) 呼吸窘迫综合征: 这种综合征系因间质肺水肿引起,常伴随休克或大手术,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发生。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中央静脉压和心搏量下降,血压升高,脉搏加速,肺泡、毛细血管氧张力升高,妨碍氧的摄入,造成明显供氧不足症状;同时肾功能衰退,出现全身水肿,体重增加。严格限制水摄入量和使用利尿剂,可能控制水肿,但会使血容量严重降低。此时输给白蛋白有明显效果。
(4) 在施行心肺手术进行体外循环时,用白蛋白和晶体溶液将引泵用的血液稀释至红细胞压积20%左右和血浆蛋白浓度2.5%左右,以降低粘度,可防止肾功能衰竭。
(5) 施行血浆置换术时,用白蛋白液代替全血,可不配型并避免传染肝炎的危险,在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或溶血性输血反应中都有较好效果。
(1)急性肝功衰竭可引起危险的肝昏迷。白蛋白一方面有维持渗透压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有“解毒”作用,用于治疗有时有较好效果。
(2)肝硬变、肝癌、胰腺炎、肠穿孔等病人常产生大量腹水。抽腹水时,一次抽量太大可引起休克,输白蛋白液可以防止。
(3) 急性肾变病,用环磷酰胺或皮质固醇治疗无效时,用白蛋白与利尿剂配合治疗,有时见效。一般每天须输20~25%的白蛋白液100ml,连输7天。但慢性肾变用这种疗法无效。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适应证 新生儿溶血症,输白蛋白液已证明有显著疗效。白蛋白能与游离的胆色素结合,可防止其在脑和肾组织中沉积,从而减少后遗症。但利用白蛋白的“解毒”作用,治疗其他疾患,是否有效尚待研究。
白蛋白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血制剂,但或多或少有滥用现象如:
❶“补充营养”: 正常人血浆白蛋白含量3.5~4.5g/dl,但不低于2.5~3.0g/dl对体液平衡无显著影响。肝功正常的人每天可合成白蛋白12~16g,只须补给富含氨基酸的食物,故肝功正常的病人不需输白蛋白。血浆中除白蛋白外,其他蛋白也有维持渗透压的作用。在某些生理病理状态,如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和大多数肝病患者中,血浆白蛋白含量虽然降低,但渗透压由于球蛋白含量增高而得到补偿,故不会发生水肿。给这类病人输白蛋白会抑制其合成、加速其分解,反而使白蛋白进一步减少。故血浆渗透压正常的病人不宜输白蛋白。输白蛋白可以“滋补”或 “有益无害” 的概念是错误的。
❷给慢性肾变的病人输白蛋白,输进后迅速从肾脏排出,不能发挥作用。
❸给肝硬变的病人输白蛋白,除为了抢救肝昏迷外,没有治疗意义。大多数肝硬变病人没有低蛋白血症,没有水肿,不应输白蛋白; 肝硬变发生腹水而非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者,输白蛋白不能使之消除。
副作用 白蛋白是血制剂中最安全的一种,输后发生不良反应,几乎全是因某批制品制造或检定过程有缺点或使用不当引起。但白蛋白系静脉输注且一般使用剂量较大,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可造成严重后果,故必须十分注意。
(1)制剂污染热原或细菌,或输注时使用的器材消毒不全,可发生热原反应、菌血症,甚至败血症。
(2) 给无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正常的病人输用,可抑制白蛋白的合成加速其分解。
(3)输量太大或输速太快,血容量突然增加,心脏不能负担,特别是在患有心、肺疾病的人中,可能导致心衰。故给血压正常的病人输注,20~25%白蛋白液,每分钟不可超过2ml,5%液,每小时不可超过200ml。
(4) PPF中或多或少残存血管活性物质,主要是pK-A,输量过大或输速过快可使血压下降,故须限制用量并缓慢滴注。开始滴注时血压稍有下降但随即稳定,并无妨碍;如继续下降则须停注并换用白蛋白液。pKA在肺脏中被降解,故通过小循环即失去作用。心肺手术施行体外循环的病人不能降解pKA,故禁用PPF。

☚ 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诊断用生物制品 ☛

人血白蛋白

human album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