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态省建设
为将安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安徽省经过起步阶段 (2003—2007年)、全面建设阶段 (2008—2015年) 和提高完善阶段(2016—2020年) 三个阶段,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保障支持体系和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等五大体系,以及生态工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林业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生态水系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和能力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来实现 “生态安徽” 的目标。
安徽省在建设生态经济体系过程中,注重以生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结构调整,以循环经济理念培育生态产业,按清洁生产要求改造生产环境,以达到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建设循环型企业和循环型社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的目的。在建设资源保障体系方面,安徽省注重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等,从而建设生态系统健康的森林资源,持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人居环境改善上,安徽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以减少资源环境的承载和破坏,通过防治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止辐射及其他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推进城镇化,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等提高全省的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为了建立稳定可靠的保障支持体系,安徽省通过构建洪涝干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工程、加强生物安全来架构生态安全保障,通过注重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生态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决策与管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重视培养人才,增强发展后劲来健全管理决策机制。为了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安徽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的研究、宣传与教育,倡导绿色文化,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并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来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