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禁西周时期国家规定禁止的五种行为。据《周礼·秋官·士师》载:“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悬于门闾。其中王宫的禁令、官府的禁令、王城的禁令,是为了保卫王室和国家的安全;野地的禁令是为保护作物的种植,发展农桑生产;军中的禁令,是严肃兵士的纪律。西周统治者运用五禁的目的,在于“辅助刑罚”告诫人民知道哪些是允准的行为,哪些是禁止的行为,以预防犯罪。 五禁❶即五味所禁的简称。详该条。 ❷《灵枢》篇名。主要论述针刺治疗中五禁、五夺、五逆、五过、九宜的意义。文中着重介绍了针刺五禁的内容,故名。 五禁 五禁5种禁令的统称。《周礼·秋官司寇》: “士师之职,掌国之5禁之法,以左右刑罚: 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县于门闾。” ☚ 五戒 五车轘杀 ☛ 五禁wǔ jìnfive types of contraindication 五禁古代中医认为气病应禁食辛、血病应禁食咸、骨病应禁食苦、肉病应禁食甘、筋病应禁食酸,称为五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