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望海楼(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望海楼(1) 【原文】: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2)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原文作者及介绍】: 米芾 米芾(1051一1107),一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精鉴别,擅书画。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等。 【译文】: 高耸入云的铁瓮山啊,上摩青天,若隐若现的望海楼,百尺相连。三峡的涛声流到了笔底,帆影带着六朝繁盛落在酒杯之前。傍晚,一阵呜呜的画角声催落了嫣红的夕阳,宁静的沧洲泛起了茫茫的白烟。忽然回忆起以往的赏心乐事,却不知而今何在?呵,春风、秋月,都是一片茫然! 【集评】: 今·顾之京:“诗人写景选择了不同的立足点--远近、内外、上下,不同的视线--仰视、俯瞰、远望,因而构成写景的不同角度,绘成多种特色的画面,展现出望海楼既有高峻雄奇的气势,又有久远博大的蕴含,还具有隽美淡远的逸韵。米芾在此确是充分发挥了他画家之所长。而夸张的写景手法把那些难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体化了。” (《宋诗鉴赏辞典》第627页) 今·范宁、华岩: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这首诗不仅重现了画中的境界,而且表现了画家峭拔的笔法,扩展了画面的容量。诗中用‘三峡’与‘六朝’、‘几番’与‘无事’对仗,呈现出一种粗犷的风格。 (《宋辽金诗选注》第178页) 【总案】: 米芾是一位着名的画家。这首诗写望海楼形胜,意象鲜明,可谓“诗中有画”。首联、颔联、颈联,都以画家的笔触,创造出十分具体生动的意象,尤其是颈联两句,更以色彩对比,使诗具有了一种画面美。诗虽然是写望海楼,但并不拘泥于对楼本身的描写,而映带了山河的雄奇和历史的兴亡。尾联则归结到抒情主体的意绪和感受,从描绘到抒情,使诗更见出立意的深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