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酒名 > 五加皮 五加皮 wǔjiāpí 浸五加之皮或根所釀製之酒。《廣群芳譜》引《别録原·制用》:“用五加皮洗净……以水煎汁,和麯釀米,酒成,時時顧之,亦可煮酒飲。加遠志爲使更良。”今以天津所産最爲著名。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五加皮 五加皮 wǔjiāpí 五加科植物五加或無梗五加、刺五加等的乾根皮。此藥以五葉交加者良,故名。卷筒狀或塊片狀。棕黄色或灰棕色,較粗糙。質脆,易折。主治風濕痹痛,腰膝軟弱,筋骨攣急,小兒行遲。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五加皮》:“味辛,温。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躄,小兒不能行,疽創陰蝕。”清·黄宫繡《本草求真·散劑·五加皮》:“耑入肝腎,今人僅知此能理脚氣,而不知其脚氣之病,因於風寒濕三氣而成,風勝則筋骨爲之拘攣,濕勝則筋脉爲之緩縱。” 五加皮cortex acanthopanacis祛风止痛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养耕集》。又名五花、白刺。为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润透, 切厚片,晒干。生用。主产河北、安徽。辛、苦, 温。入肝、肾经。功能祛风湿, 补肝骨, 强筋骨。《养耕集》:“通气、走脚、消肿。”主治:❶牛肚胀软脚,四蹄冰冷,与苍术、羌活、木瓜、桂枝、细辛等配伍(《抱犊集》)。 ❷湿热痹痛,与黄柏、薏苡仁、苍术、牛膝等配伍。 ❸水肿,与大腹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等配伍。牛、马15~45克;猪、羊6~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本品含挥发油、棕榈酸、鞣酸等;尚含木脂素、甙类、胡萝卜甙、强心甙、多糖、维生素A样物质。有抗关节炎和镇痛作用,能抑制大鼠由蛋清或甲醛引起的踝关节肿胀。有镇咳和祛痰作用。10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五加皮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主产湖北、河南、安徽、浙江。辛,温。入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 ❶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腿酸疼,下肢痿弱,脚气,水肿,腰膝酸软,阳痿,小便淋漓不尽,小儿发育迟缓。煎服:4.5~9g。 ❷治跌打损伤,阴囊湿痒,捣敷或煎水洗。五加叶:敷跌打肿痛。根含刺五加苷B1、丁香苷、芝麻素、16-贝壳松烯-19-酸等。根皮含挥发油、鞣质等。五加皮有抗疲劳、耐常压缺氧作用。其总糖苷可增加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有性激素样作用。五加皮可抑制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及空斑细胞形成。 五加皮acanthopanax bark系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含挥发油、棕榈酸、亚油酸、鞣质等。本品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等。应用时多与其他药物配伍,用量9~15g。 五加皮 五加皮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植物细柱五加(南五加)的根皮,或萝摩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杠柳的根皮(北五加)。南五加主产于湖北、河南、四川、安徽;北五加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辛、苦,温。归肝、肾经。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尿消肿的作用。主治下列病证: ❶风湿痹证,四肢拘挛。单味泡酒服即可,亦可与木瓜、松节、桑寄生等相配。 ❷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小儿行迟等。可单味泡酒服,亦可与牛膝、木瓜、鹿茸等相配。 ❸水肿脚气。可与大腹皮、茯苓皮等相配;脾虚湿盛水肿者,可配白术、苍术、茯苓、生黄芪等。北五加皮有毒,强心利尿、消肿作用较强。南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是较好的祛邪扶正之品,对老年人风湿痹证或肝肾不足的腰腿疼有较好的疗效。常服五加皮酒亦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和滋补强壮作用。古诗有云:“鹤发童颜臾,山前追骝骅,问君何所得?常服五加茶。” ☚ 桑寄生 苍术 ☛ 五加皮wǔ jiā pí《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五加(51)。药名。 【基原】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本经》)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又名:豺漆(《本经》),文章草(《巴蜀异物志》),五花(《雷公炮炙论》),豺节(《别录》),木骨、追风使、刺通(《本草图经》),金盐(《仙经》),白刺、五佳(《本草纲目》),茨五甲(《草木便方》),白竻树、五叶路刺、细柱五加、老虎獠、五花眉、水面油、白芦刺、五加花、鸡脚风)或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rim.)Seem.、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Oliv.)Harms、轮伞五加Acanthopanax verticillatus Hoo等的根皮。 【别名】南五加皮(《科学的民间药草》)。 【性味】辛,温。 ❶《本经》:“味辛,温。” ❷《别录》:“苦,微寒,无毒。” ❸《药性论》:“有小毒。” ❹《医林纂要》:“苦微辛,寒。” ❺《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❷《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 ❶《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❷《雷公炮炙论》:“作末浸酒饮,治目僻眼𥍃。” ❸《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❹《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䐴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三岁不能行。” ❺《日华子本草》:“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 ❻《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 ❼《陕西中草药》:“活血消肿。治风湿关节痛,阴囊湿疹,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 ❽《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骨折,疮毒,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五分至三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五加皮wǔjiāpí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Smith 或短梗五加A. sessiflorusSeem. 等的根皮。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浙江。辛, 温。入肝、肾经。祛风湿, 强筋骨。治风湿痹痛, 下肢痿弱,脚气, 水肿。煎服: 6 ~ 9 克。五加根皮含挥发油、鞣质等。短梗五加根皮含多种短梗五加苷及强心苷、挥发油等。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 Rupr. etMaxim. ) Harms 的根皮含多种刺五加苷等。五加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短梗五加醇提取物具抗炎、镇痛、降压以及兴奋子宫和肠管的作用。刺五加与人参相似, 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减轻寒冷、灼热、X 线照射等对机体的损害, 延迟肿瘤发生, 防止肿瘤转移, 减轻抗癌药的毒性。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动物的尿糖和血糖。 
五加皮 五加皮 五加皮五加皮,又名南五加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Smith的根皮。秋季挖根,洗净泥土,趁鲜剥取根皮,晒干。 根皮呈不规则单卷筒或双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2m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淡色横向的长圆形皮孔; 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不整齐。气微香,味微辣而苦涩。主产于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 此外,山东、安徽、江苏、江西、贵州、云南、陕西等省亦产。 本品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痿躄、小儿行迟、水肿、疝气、跌打伤痛等证。五加皮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祛寒,故凡风寒湿邪伤及肝肾二经之病每多用之,尤以对痹痛、痿躄的效果为好,常可单用,如《本草纲目》五加皮酒,治一切风湿痿痹,即用本品一味煎汁酿酒饮或浸酒煮饮。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筋骨拘挛,可与羌活、独活、威灵仙、苍术、牛膝等祛风通络之品同用。治肾虚而受寒湿所致的腰腿酸痛,宜配杜仲、续断、牛膝、补骨脂、肉桂等补肾祛寒之品。本品治湿热痿躄,脚软不行,则配黄柏、牛膝、苡仁、地黄等以祛湿热,强筋骨; 用治小儿气血不足,发育迟缓,筋骨痿弱而行迟,可配伍牛膝、木瓜共研细末,米饮调服,如《保婴撮要》五加皮散。本品又有除湿消肿之功,故可用治水气不化之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及妊娠水肿,常与大腹皮、生姜皮、茯苓皮、地骨皮配用。近用于心机能不全的下肢浮肿,也有一定疗效,可与猪苓、泽泻、桂枝等配用。至于寒湿滞于厥阴,小腹疝气痛,睾丸胀痛,用之亦宜,可与青皮、小茴香、葫芦巴等合用以祛寒除湿,行气止痛。五加皮外用则有燥湿止痒作用,如与黄柏、蛇床子、苦参等煎水熏洗或研末敷,可治阴囊湿痒、皮肤湿疹、脓窠疮或妇人阴痒等证。此外,本品治跌打损伤有祛风活血之效,可与川牛膝、补骨脂等配伍煎汤内服,亦可研末调敷伤处。煎服,6~12g。阴虚火旺者忌服。 实验研究: 细柱五加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榈酸、亚麻酸以及维生素B1,树脂等。 ☚ 威灵仙 香加皮 ☛
五加皮 五加皮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短梗五加Acanthopanx 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m) Seem和刺五加A.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a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系挖根部,剥取根皮,晒干。干燥根皮呈不规则的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太阴人药。功能补肝强筋,祛湿止痛。主治太阳人表证,治两脚痛痺,骨节挛急,痿癖。《东医四象草本卷》五加皮壮脊汤,用本品20g,配木瓜10g、松节10g、葡萄根、芦根、樱桃肉各5g,荞麦半匙,功能补肝强筋,和胃止呕;主治太阳人表证。 ☚ 水银 芦根 ☛ 五加皮wujia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