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氧化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O2。1936年《鱼类学》:“来拿奈特测定此鱼的肠呼吸量结果,知氧气的三分之一为由肠所摄取,然肠的排出二氧化碳的分量则极少。”◇碳酐、碳酸气、二氧化炭、二氱化炭、碳氧、炭气、无水炭酸。

二氧化碳

俗称碳酸气。无色、无毒,略有刺鼻气味及微酸味的气味。可供工业用的二氧化碳气源有2类。一类为天然二氧化碳气源,如某些天然气田。另一类为副产气源,主要来自5个方面:❶制氨和制氢装置;
❷在啤酒、白酒和发酵法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发酵气体;
❸石灰煅烧;
❹烟道气;
❺有关工业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7.6 MPa)、冷却(约32℃)可以液化。将液态二氧化碳冷却到-56.6℃以下、压力降到接近0.1 MPa时可以固化并压成冰块或冰丸。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二氧化碳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炼钢、冷藏、灭火、爆破采矿和制取清凉饮料等5~6方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达到600 mL/m3以上时,易使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导致所谓“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eryanghuatan

化学式CO2,俗名碳酸气,也称碳酸酐或碳酐。常温下无色,是 一种略有酸味的气体,熔点为-56.6℃ (5.2×105Pa),密度为1.977g· L-1,临界温度为 31.04℃,临界压力为72.85×105Pa,25℃时溶解度为0.1449g。二氧化碳分子具有直线型结构O=C=O,键长为116.3pm,是非极性分子,与N-3,N2O,NO+2,OCN-等互为等电子体。液态二氧化碳密度为1.101g·cm-3,使液态二氧化碳减压膨胀,一部分迅速蒸发吸收大量的热,可使另一部液态二氧化碳凝固成白色雪状固体,俗称干冰。干冰是分子晶体,在-18.5℃时不经熔化即可直接升华,而且蒸发较慢,可得-80℃左右的低温,常用做冷冻剂。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分解放氧,也不与氧气反应,加上比空气重,是常用灭火剂。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锌等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


故不能用二氧化碳来扑灭这些金属引起的火灾。炽热的碳也可夺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氧而转变成一氧化碳。在过量的空气内,碳和它的化合物 (如木材、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 燃烧时皆产生二氧化碳。此外,动物尸体和植物的腐败、呼吸,火山地带的裂隙及很多泉水中也放出 二氧化碳。实验室中由常用大理石或碳酸盐和盐酸作用来制取:

CaCO3+2HCl=CaCl2+CO2↑+H2O

工业上是用煅烧石灰石或酒精发酵时的副产物来制取:


也可从烟道气中回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及硫化氢可用高锰酸钾及碳酸钠溶液洗去。大气中含0.03%(体积) 的二氧化碳;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4% (体积); 燃烧石油的废气中其含量可高达13%。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室温下饱和二氧化碳溶液的浓度为0.03~0.04mol·L-1。大部分二氧化碳以水合分子的形式 (CO2·xH2O) 存在,只有一小部分形成碳酸,实验证明,[CO2]/[H2CO3]=600。由碳酸的实际浓度可计算它的“有效电离常数”K1=2×10-4,而若假定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碳酸,则计算的“表观电离常数”K1=4.3×10-7,故碳酸为一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升高温度,则平衡向左移动,二氧化碳可全部放出。人类呼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5%时,即可刺激呼吸中枢,会使呼吸量增加2倍。在呼吸中枢发生抑制时,可吸入二氧化碳 (5%~7%) 和氧 (93%~95%) 的混合气,以作为兴奋药。绿色植物则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机物。二氧化碳还可用于制作多种清凉饮料,还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以及钢铸件的淬火、合成尿素、碳酸盐和铅白的制造等许多方面。
☚ 一氧化碳   碳酸 ☛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系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是一种生理性呼吸兴奋剂。正常时空气中含0.03%,超0.03%时使呼吸加深加快;含量为1%时使正常人呼吸量增加25%;含量达3%时使呼吸量增加2倍;含量至25%时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并引起酸中毒。临床上用本品5~7%与氧气混合吸入,用于一氧化碳中毒、吗啡中毒、新生儿窒息、淹溺等抢救用。本品吸入时浓度不可超过10%;平时贮存于密闭金属筒中,置阴凉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Eryang huatan

又称碳酸气、碳酐,分子式CO2。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无毒,比空气重,密度是空气的1.5倍。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水溶液为碳酸。常温下加压,二氧化碳能液化为无色透明液体,或凝成白色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二氧化碳不易分解,较稳定,不与氧反应,不助燃。高温时,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锌等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例如:镁与二氧化碳反应为:Mg+CO22MgO+C。有机物燃烧、发酵,人和生物呼吸时都产生二氧化碳,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来制取大量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❶液体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气化时能迅速将温度降低,并能使空气与火焰隔绝而灭火。
❷金属的气割气焊时,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保护气,防止熔融金属氧化。
❸制造饮料、汽水要用二氧化碳气体。
❹干冰能升华,即不经液化直接气化,能使温度降到-80℃左右,可作致冷剂,冷藏食品,也可在农业上,用飞机播撒干冰,人工降雨。

☚ 臭氧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臭、弱酸性气体。正常大气中CO2的含量为0.03%,人的呼气中为4~5%。CO2是机体正常代谢产物,贮存于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一对缓冲系统中,多余的CO2不断经肺排出体外。CO2对于兴奋呼吸中枢及保持血液中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人多、有明火燃烧的场所,以及在有机物进行氧化而不通风的发酵室、地窖、矿井、下水道、枯井、粮仓等处,可能有较高浓度CO2存在。低浓度CO2引起呼吸中枢兴奋,高浓度时引起抑制,更高浓度时有麻痹作用和皮肤粘膜刺激作用。此外,CO2的存在使氧分压降低和加重缺氧的不良影响。实验证明,吸入含11%CO2的低氧(O2 5%)空气时,动物于60分钟内全部死亡。而单纯吸入含O2 5%的空气,相同时间内只有10%动物死亡,说明缺氧与CO2并存时毒作用更严重。其中毒机理类似呼吸性酸中毒。当空气中CO2浓度高而含氧量又低时,可迅速发生昏迷。
CO2含量还常作为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指标: CO2浓度<0.07%时,良好; 0.07~0.1%时,尚可; 1.0%以上时,有危险。
对吸入高浓度CO2者,应给氧以促进CO2排出,防止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者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进入长期密闭的地下建筑物前,可用明火 (用蜡烛或油灯,不宜用乙炔气灯)观察是否熄灭,或放入小动物观察反应; 进行机械通风或者佩戴供氧式或送风式呼吸器。

☚ 一氧化碳   二硫化碳 ☛

二氧化碳

dioxide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