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流击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流击楫

典源出处 《晋书 ·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世说新语·赏誉》注引 《晋阳秋》亦载,只有誓江事而无击楫事。
释义用法 东晋祖逖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向晋帝进言,晋帝派他渡江北上,祖逖在江中敲着船桨慷慨激昂地发誓,不清中原,誓不再过江。后用此典表现消灭贼虏,收复失地的壮烈胸怀和慷慨志向。
用典形式
【击楫】 元·戴良:“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明·陈子龙:“少年方击楫,未敢问莼羹。”清·谈迁:“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横楫】 明 ·陈子龙:“祖逖思横楫,逢萌忆挂冠。”
【誓江】 宋·张孝祥:“岂无祖逖去誓江,已有辛毗来仗节。”
【中流楫】 宋 ·吴琚:“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明 ·孙承宗:“念山河百二,玉镡罢手,都付与,中流楫。”
【中流誓】 宋 ·陈亮:“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击楫吟】 清·郑玉珩:“千年销尽英雄气,留与吾侪击楫吟。”,
【击楫愁】 清·黄景仁:“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
【击楫歌】 清·李果:“几作无家客,空为击楫歌。”
【击楫誓】 宋 ·范成大:“击楫誓,空惊俗; 休拊髀,都生肉。”宋 ·张孝祥:“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祖生楫】 清·顾陈垿:“愿为祖生楫,送君中流时。”
【渡中流】 宋·方岳:“江涛还比当日,击楫渡中流。”
【渡江楫】 宋·文天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誓流水】 唐·李白:“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中流击楫】 宋·文及翁:“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
【中流鼓楫】 宋·苏辙:“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击楫中流】 明 ·韩守益:“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中流忆祖生】 清·吴兆宽:“只今汉上烽烟满,慷慨中流忆祖生。”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在河流的中央击打着船桨,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晋书·祖逖传》: “ (祖逖)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亦作“击楫中流”。

(文)

☚ 鸿鹄志   风鹏正举 ☛

中流击楫

典源出处 《晋书 ·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世说新语·赏誉》注引 《晋阳秋》亦载,只有誓江事而无击楫事。

释义用法 东晋祖逖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向晋帝进言,晋帝派他渡江北上,祖逖在江中敲着船桨慷慨激昂地发誓,不清中原,誓不再过江。后用此典表现消灭贼虏,收复失地的壮烈胸怀和慷慨志向。

用典形式

【击楫】 元·戴良:“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明·陈子龙:“少年方击楫,未敢问莼羹。”清·谈迁:“击楫空闻多 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横楫】 明 ·陈子龙:“祖逖思横楫,逢萌忆挂冠。”

【誓江】 宋·张孝祥:“岂无祖逖去誓江,已有辛毗来仗节。”

【中流楫】 宋 ·吴琚:“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明 ·孙承宗:“念山河百二,玉镡罢手,都付与,中流楫。”

【中流誓】 宋 ·陈亮:“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击楫吟】 清·郑玉珩:“千年销尽英雄气,留与吾侪击楫吟。”,

【击楫愁】 清·黄景仁:“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

【击楫歌】 清·李果:“几作无家客,空为击楫歌。”

【击楫誓】 宋 ·范成大:“击楫誓,空惊俗; 休拊髀,都生肉。”宋 ·张孝祥:“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祖生楫】 清·顾陈垿:“愿为祖生楫,送君中流时。”

【渡中流】 宋·方岳:“江涛还比当日,击楫渡中流。”

【渡江楫】 宋·文天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誓流水】 唐·李白:“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中流击楫】 宋·文及翁:“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

【中流鼓楫】 宋·苏辙:“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击楫中流】 明 ·韩守益:“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中流忆祖生】 清·吴兆宽:“只 今汉上烽烟满,慷慨中流忆祖生。”


“中流击楫”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中流击楫

中流: 河流的中央。楫: 桨。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语出《晋书·祖逖传》:“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

西晋末年,北方的匈奴、羯、氐、鲜卑等民族渐渐兴起,向南侵入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建立起政权,压迫和奴役汉族人民。而偏安于长江以南的晋朝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思收复失地,把沦陷于异族统治下的北方人民置于脑后。

祖逖从年轻时就决心为收复失地而贡献自己的一切,因而勤学苦练,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爱国将领。他生性豪放、刚毅,多次向朝廷进言,要求带兵收复中原。晋愍帝勉强接受了祖逖的建议,封他为奋威将军,但只拨给他1000人的粮饷和3000匹马,让他自己招募兵马,制造武器。对此,祖逖毫不气馁,他知道他的行动将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北方人民的拥护,因此,满怀信心地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友、部属渡江北上。

祖逖率领军队不断向敌人发动进攻,连战皆捷,终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失地,为民族建立了功勋。

后人把祖逖渡江时敲击船桨发誓的故事,概括为“中流击楫”,用来比喻一定要完成某项事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又作“击楫中流”。


“中流击楫”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中流击楫

 【出处】:《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故事】:东晋时,北方胡人侵占了黄河一带的中原之地。元帝司马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兼豫州刺史,出师北征。但由于当时朝廷财力不足,元帝只给他一千个人的口粮,三千匹布,铠甲等兵器都没有,人马也得由祖逖自己招募。在困境下,祖逖只得率领他原有的少量军队横渡长江。船乘风破浪,航行至中流时,他慷慨地立下誓言道:“我祖逖如果不能平定中原, 收复失地, 而仍旧渡江回来, 那是决不会的, 有大江作证!”看到他壮烈激昂 的言辞, 众部下没有一个不慨叹、感动的。
【意思】: 在江河水流中拍击船桨。楫: 拨水的桨。借喻光复祖国河山, 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亦作“击楫中流。”
【古例】: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出:“击楫中流志莫移, 恢土宇复整华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八出:“长江不限天南北, 击楫中流看誓师。”
  • 上一篇:中流砥柱
  • 下一篇:中西合璧

中流击楫的意思|出处,中流击楫的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中流击楫

楫:船桨。击楫:用船桨击水。比喻立誓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宋·文及翁《贺新郎·游西湖有感》:“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何人是?”
〔出处〕《晋书·祖逖传》:“
〔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变式〕击楫中流
  • 上一篇:中流砥柱
  • 下一篇:中西合璧

宋词典故“中流击楫”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可可诗词网

中流击楫

宋词典故·中流击楫

【出典】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释义】 晋室东迁后,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有志恢复中原领土,他曾率部渡江,泛至中流,击楫发誓。后遂用此事作为抗击侵扰、志在复国的典故。

【例句】 ①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2098)这里用祖逖事自叙扫荡金兵、恢复中原的决心。②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张榘《安庆模·和孙霁窗》2686)这里用本典叙写水军统帅出征时怀有必胜的信念。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以此典表示立志收复国土,驱除敌虏,胸怀壮烈。张榘《安庆摸》:“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李曾伯《朝中措·送管顺甫赴漕》:“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

☚ 中流砥柱   中流誓 ☛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zhōnɡliújījí

━━┃┃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中流击楫”表示收复失地的决心。宋·文及翁《贺新郎》词:“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明·刘基《题陈太初画扇》诗:“新亭满眼神州泪,未识中流击楫人。”亦作“击楫中流”。宋·李好古《江城子》词:“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又作“中流楫”。明·孙承宗《水龙吟》词:“念山河百二,玉镡罢手,都付与中流楫。”

☚ 车覆马颠   三箭定天山 ☛

中流击楫

谓决心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宋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 “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晋书·祖逖传》: “[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楫: 船桨。济: 过河。东晋祖逖曾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

中流击楫

【出处】 《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铠甲和兵器),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释义】 东晋祖逖以恢复中原为己任,晋帝任命他为奋威将军,北图中原。祖逖在率部属渡江时,拍打着船桨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而再回渡,就如同大江!”后以此典表现驱除外敌、立志报国的豪壮胸怀。
【例词】 渡江楫 渡中流 横楫击楫 击楫歌 击楫誓 出楫吟击中流楫 誓江 誓流水 誓中流 击楫中流 中流鼓棹 中流击楫 中流誓 祖逖慷慨 祖楫 祖生楫 忆祖生 船头击楫誓江孤楫
【用例】
〔渡江楫〕 宋·文天祥《正气歌》:“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击楫〕 宋·松洲《念奴娇》:“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击楫中流〕 明·韩守益《苏武慢》:“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誓中流〕 宋·曹冠《蓦山溪》:“击楫誓中流,剑冲星,醉酣起舞。”
〔忆祖生〕 清·吴兆宽《寄怀小修弟》:“只今汉上烽烟满,慷慨中流忆祖生。”
〔中流击楫〕 宋·张榘《安庆摸》:“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
〔祖生楫〕 清·顾陈垿《饯敬亭上江西观察》:“愿为祖生楫,送君中流时。”

中流击楫zhōngliú-jījí

中流: 河流的中央。楫: 桨。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语出《晋书·祖逖传》:“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
西晋末年,北方的匈奴、羯、氐、鲜卑等民族渐渐兴起,向南侵入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建立起政权,压迫和奴役汉族人民。而偏安于长江以南的晋朝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思收复失地,把沦陷于异族统治下的北方人民置于脑后。
祖逖从年轻时就决心为收复失地而贡献自己的一切,因而勤学苦练,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爱国将领。他生性豪放、刚毅,多次向朝廷进言,要求带兵收复中原。晋愍帝勉强接受了祖逖的建议,封他为奋威将军,但只拨给他1000人的粮饷和3000匹马,让他自己招募兵马,制造武器。对此,祖逖毫不气馁,他知道他的行动将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北方人民的拥护,因此,满怀信心地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友、部属渡江北上。
祖逖率领军队不断向敌人发动进攻,连战皆捷,终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失地,为民族建立了功勋。
后人把祖逖渡江时敲击船桨发誓的故事,概括为“中流击楫”,用来比喻一定要完成某项事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又作“击楫中流”。

中流击楫

晋祖逖渡江击楫之事。后喻决心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徒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中流击楫zhōng liú jī jí

东晋初,祖逖任豫州刺史,渡江北伐苻秦,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见《晋书·祖逖传》。后用“中流击楫”比喻有志复兴的壮烈气慨。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也作“中流击枻”。明·何大复《滹沱河上》:“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

表示决心

表示决心

发愿
表示意志的坚决:必定
表示忠贞:效贞
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执行:誓(~师;~愿;宣~;指天~日)
 立下誓言,以示决心:矢志
订立盟约,表示决心:誓骨
 古代订立盟约时用以表示坚定不移的方式:锲臂
军队出征前,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誓师誓旅 鞠旅
表示决心收复国土:中流击楫 中流击枻扣楫中流 击楫中流 击楫誓清 击中流楫

☚ 表示意见   表示意愿 ☛

中流击楫

在河流中间拍击船桨发誓。比喻振兴事业的决心。军事上用来形容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中流:河流中间。楫:船桨。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 “中宗以祖逖为先锋都督,经北渡江,中流誓曰: ‘祖逖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明代王世贞《鸣凤记》第三折: “击楫中流志莫移,恢土宇复整华夷。”

中流击楫zhōng liú jī jí

语出东晋祖逖故事。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苻秦,在江中击楫发誓,表示收复失地。后比喻决心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为“中流击楫”。“楫”,划船的用具。《晋书·祖逖传》:“帝以逖为豫州刺史,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中流击楫

公元290年,晋武帝死,惠帝即位,惠帝的妻子贾后与辅助朝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次年,贾后杀掉杨骏,由汝南王亮辅政,从而在王族内部开始了“八王之乱”。
在内乱期间,北方的匈奴左贤王刘渊、羯族石勒等人先后称王称帝,攻掠中原。西晋的官吏百姓纷纷逃向江南躲避战乱。当时有个名叫祖逖的人,也带着几百户族人渡过黄河,南迁到淮河流域去。
在逃难途中,祖逖总是把车马让给年老体弱的乡亲乘坐,自己和年轻力壮的族人背着物品徒步行走,他带的粮食、衣服、药品等,也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使用。由于他与大家同甘共苦,又有指挥能力,大家一致推举他当首领。几经辗转,最后来到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晋朝在北方的大势已去,但驻守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的琅琊王司马睿,手中还保存着一些兵力,掌握着江南地区的军政大权。他任命祖逖为军咨祭酒(军事顾问官),祖逖几次请兵北伐,司马睿都不给他回音。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刘曜率军攻陷晋朝都城洛阳(今属河南省)。继惠帝位的怀帝仓皇西逃,准备前往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结果半路上被刘曜的骑兵抓住,当了俘虏。消息传到南方,引起了爱国志士的严重不安。
祖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特地到建业,当面对司马睿说:“中原的百姓现在正在受煎熬,人人都有奋击戎狄(指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志向。大王应当发兵北伐,把饱受苦难的百姓解救出来!”
司马睿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根本无意收复失地,恢复中原。听了祖逖的话,低着头不响。
祖逖慷慨请命道:“大王如果能下令出兵,并派我去收复中原,那里的百姓一定会望风响应!”
这样一来,司马睿不能不回答了,他思忖了一会,说:“既然你有这么大的决心,我就任命你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再拨给你1000人的粮饷和3000匹布,其余的由你自己设法筹集。”
情况很明显,司马睿并不是真的派祖逖去北伐。任他为将军,却不给一兵一卒,也不给一刀一枪,只给一些极有限的粮饷等给养;豫州还被匈奴兵占领着,当那里的刺史连一寸土地也没有。
祖逖明知司马睿是象征性地支持他北伐,但只要他同意让自己出兵,也就可以了。于是他马上返回京口,率领自己部属,横渡长江到北岸去。
船到中流时,祖逖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和原野茫茫的江北,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他猛地站起,举起手中的船楫,叩击着船舷,激昂地起誓道:“我这回要是不能收复中原,就像这大江之水,有去无回!”
祖逖中流击楫,对天发誓,这豪迈壮烈的气概,使部属们深受感动。大家决心跟着他出生入死,收复中原。
祖逖渡过长江后,将部属带到淮阴(今属江苏省)一带驻扎。他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打造武器。不久,就聚集起一支2000人的队伍。随即挥师北上,先占领了谯城,又乘胜追到陈留(在今河南省)。石勒的地盘越来越小,而拥护祖逖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没有多久,黄河以南的地方差不多都被他收复了。
后来,人们以“中流击楫”来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中流击楫zhōnɡ liú jī jí

楫:船桨。击楫:用船桨击水。比喻立誓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宋·文及翁《贺新郎·游西湖有感》:“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何人是?”
〔出处〕《晋书·祖逖传》:“
〔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变式〕击楫中流

中流击楫zhōngliú-jījí

《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在河水中央。楫:船桨。在河水中央敲着船桨发誓。
❶原形容决心收复国土的情怀。
❷后也用以形容决心建功立业,干一番大事的壮怀。

中流击楫zhōnɡ liú jī jí

船到中流时敲着船桨。《晋书·祖逖传》载,祖逖北渡长江时,曾于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因以:
❶ 形容匡复国土的壮烈气概。
❷ 也形容振兴事业的坚定决心。也作“中流击枻”、“击楫中流”。

中流击楫zhōnɡ liú jī jí

中流: 江河中间的急流。楫: 船桨。击楫: 用船桨拍打水面。这是《晋书·祖逖传》中的故事: 西晋末年,北方民族的汉国消灭了西晋,西晋大将祖逖率部族南迁。东晋建立后,祖逖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经皇帝同意,便率领部族渡江北伐。船行江中,祖逖“击楫而誓”(握着船桨拍打着水面发誓),说我祖逖不能驱逐敌人扫清中原,决不回来。后来就用“中流击楫”表示立誓收复失地的气概与决心。宋·文及翁《贺新郎·游西湖有感》:“簇乐红妆(拥着歌女)摇画艇,问~何人是(哪个有收复失地之志)?”
◆ 也作击楫中流

中流击楫zhong liu ji ji

中流:河流中间。击:敲打。楫:船桨。本指晋代名将祖逖在河水中流敲着船桨起誓收复中原。后泛指收复失地、振兴国家的雄心壮志。
【也作】击楫中流
【注意】中,不读zhong。

2S1M【中流击楫】zhōng liú jī jí

东晋祖逖北上恢复中原的故事。在江河的急流中用船桨拍打着流水。比喻决心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击楫:以楫击水。楫,划船的桨。

中流击楫zhōngliú-jījí

〔偏正〕 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桨。在江河的急流中用船桨拍打着流水。比喻志在恢复国土河山的气概。语出《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宋·张榘《安庆模·和孙霁》:“~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者,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
△ 褒义。多用于描写对大事业表示壮志雄心方面。
也作“击楫中流”、“中流击枻”。

中流击楫zhōng liú jī jí

中流:水流中央的湍急处。击:敲打。楫:桨。比喻收复失地的雄心和壮志。也作“击楫中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