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新记又名《东西京记》,简称《两京记》。城镇志。唐韦述(?—757 )撰。 原五卷,今存一卷残。述,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出身,历官栎阳县尉,集贤院直学士,多参修国史与图书典掌。 “两京”即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是书记隋开皇、大业至唐开元间两京故实,因以名书。成于开元十年(722)。 今本属原第三卷,只记长安。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按街坊记述官舍、府宅、园林位置、寺观等建置过程及掌故。尤详于寺观,多神秘色彩。为现存有关古长安城的较早著作。北宋人宋敏求曾据此著《长安志》、《河南志》。原书久佚,日本林衡得第三卷之古抄本,刻入《佚存丛书》。国内有《粤雅堂丛书》、 《丛书集成初编》本。另有陈子怡校正本。岑仲勉有《两京新记卷三残卷复原》 (《史语所集刊》民国三十六年九月第九本)考校精密。 两京新记 两京新记书名。唐韦述撰。韦述是玄宗时著名的史官,“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嗜学著书,手不释卷。……凡著书二百余卷,皆行于代” 。《两京新记》5卷只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和《玉海》引《中兴馆阁书目》,以后公私书目均不见著录,可见此书早已亡佚。现存第3卷残卷是日本镰仓时代抄写的尊经阁卷子本,存日本金泽文库,宽政、文化间由日本天瀑山人林衡刻入所辑《佚存丛书》中。以后所有各本都从此出。据日本学者推测,原书内容应为: 卷1京师总说及宫城、禁苑、皇城; 卷2京师总说及万年县所领诸坊; 卷3长安县所领诸坊; 卷4东都总说及宫城、皇城、东城及诸坊; 卷5诸坊。现存卷3残卷,述京城西半部长安县所领的50坊和西市,卷首残去五坊即朱雀街西最北的五坊。所述以坊内的重要寺观、官舍、府宅为主,略仿北魏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旧式,尤详于寺观,叙及创置时间和轶事传闻,多神秘色彩。近有辛德勇辑校此书,收入三秦出版社的《古长安丛书》中。 ☚ 西域图志 黠戛斯朝贡图 ☛ 两京新记 两京新记书名。唐韦述撰。韦述是玄宗时著名的史官,“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嗜学著书,手不释卷。……凡著书二百余卷,皆行于代” 。《两京新记》5卷只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和《玉海》引《中兴馆阁书目》,以后公私书目均不见著录,可见此书早已亡佚。现存第3卷残卷是日本镰仓时代抄写的尊经阁卷子本,存日本金泽文库,宽政、文化间由日本天瀑山人林衡刻入所辑《佚存丛书》中。以后所有各本都从此出。据日本学者推测,原书内容应为: 卷1京师总说及宫城、禁苑、皇城; 卷2京师总说及万年县所领诸坊; 卷3长安县所领诸坊; 卷4东都总说及宫城、皇城、东城及诸坊; 卷5诸坊。现存卷3残卷,述京城西半部长安县所领的50坊和西市,卷首残去五坊即朱雀街西最北的五坊。所述以坊内的重要寺观、官舍、府宅为主,略仿北魏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旧式,尤详于寺观,叙及创置时间和轶事传闻,多神秘色彩。近有辛德勇辑校此书,收入三秦出版社的《古长安丛书》中。 ☚ 西域图志 黠戛斯朝贡图 ☛ 两京新记五卷。唐违述撰。记唐西京 (长安)、东京(洛阳)之事。是书散佚,仅存第三卷残文。宋人宋敏求据是书撰《长安志》及《河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