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芦笙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芦笙节

亦称“芦笙会”。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节日之一。每年夏历九月廿七日举行,为期二至三天。也有在正月十八至二十举行的。届时,男女老少都要穿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会场,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庆祝丰收。近几年来,每年在黄平县谷陇区和凯里县舟溪的甘囊香聚集数万苗族群众,共同欢度节日。

芦笙节

芦笙节

贵州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举行。也有些地区在九月二十七日举行。云贵一带苗族芦笙节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唐代已有吹芦笙的娱乐活动。《云南志》云:“南诏少男子弟,暮夜游行阆巷,吹葫芦笙。”至宋代又有发展,《宋史·西南夷传》载宋太宗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使者曾于朝廷之上“一人吹瓢笙,数十辈连袂婉转而舞,以顿足为节”。节日里以自演自娱的芦笙乐舞为主要活动形式。参加人数可多达数万人,场面极为壮观,为苗族十分喜爱的文娱活动。芦笙节也是男女青年寻求意中人,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将花带系在所爱者的芦笙管上,自由谈唱,气氛热烈而欢畅。

☚ 节庆集会活动   四月八 ☛
芦笙节

芦笙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靖州苗族聚居地。史载靖州苗族“合芒笙唱歌”,以 “逐草木、奋五谷也”。其“吹笙踩堂” 初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仪式,世代相传成为民族习俗和隆重的民族节日。靖州苗族每年都要跳几次芦笙舞,规模最大的为农历七月十五日平茶乡和藕团乡的芦笙节。届时,周围数十里的男女老少均身穿民族盛装,分别会集于两个芦笙场吹笙踩堂。吹笙踩堂舞的舞步是“俯仰三进一退带转体”; 曲调为半花调、两边花、六步调等四套。舞姿灵活自如,豪迈粗犷,给人以欢乐、振奋和力量的感受,具有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每次集会人山人海,直至黄昏日落才尽欢而散。正如《靖州乡土志》 中载诗所咏: “佳日无过春与秋,芦笙堂在四山头,前寨逢迎后寨送,一生不解别离愁。”

☚ 抢头水   花朝夜卜棉花收成 ☛
000119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