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芦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芦笙lúshēng管乐器,用芦竹等制成,流行于苗、彝等少数民族地区。 芦笙lúshēng〈名〉苗、侗等少数民族用若干根芦、竹管和一根吹气管制成的管乐器。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笙竽 > 蘆笙 蘆笙 lúshēng 我國西南地區廣泛流行之一種簧管樂器。形體多樣,由笙管、笙斗、簧片三部分組成。笙管多以蘆竹爲之,外側有按音孔,下端置銅簧,插入挖空之葫蘆或木製笙斗,上部每三二分組套竹管以爲共鳴之器。音色雄渾。此稱已見載於明代。明·倪輅《南詔野史》:“每歲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并肩舞蹈,終日不倦。”明·錢古訓《百夷傳》:“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干爲宴。”明·何景明《羅女曲》:“夜行山中道,何處吹蘆笙。”清·唐孫華《照孫年五歲日戲堂前偶作》 詩:“愛搦蘆笙吹短弄,日撾腰鼓沸春雷。”《清朝通典·樂八》:“一人吹蘆笙爲首。男女連手周旋,跳舞爲樂。”《續文獻通考·樂十》引清·田雯《黔書》曰:“每歲孟春,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笙于前以爲導,女振鈴以應之。其笙截蘆爲管者六,通其節而櫛比之,長者四尺,以次而殺短至三尺,參差若羽,竅其短者孔六以達于長,而指捫之。而又截竹徑尺,衡綰于六管之銜而吹之,一呼一吸,聾若駕鵞之嘹漢。長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簧以響銅爲大,恒用火炙,亦古制之遺也。”參見本類“盧沙”。 管乐器 管乐器管(管乐;风管;箫管;笙管;铜~;金~;黑~) 簜 玉律 笙箫 细乐 ☚ 管乐器 笙 ☛ 芦笙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流行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的苗、侗、水、瑶、仡佬、彝等民族中。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多有记载。由笙管、笙斗、簧管组成。笙管竹制,有4管、6管、8管等,其中以6管者最常用。管外侧有按音孔,上套竹筒或笋壳为共鸣器,下端装有簧片。管长短不一,从20厘米至90厘米不等。笙斗木制,长60至70厘米,呈纺锤形,上接一段小竹管为吹嘴。现经改革,笙管可多至25根,共鸣器换作薄铜皮制作。演奏时,两手扶笙斗,手指按住按音孔,口含吹嘴,利用吹气、吸气发出声音。音色明亮浑厚,常用于芦笙舞伴奏,亦可独奏、合奏和重奏。近又根据单管芦笙大筒改造成排笙。 芦笙中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之一。流传于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 (区) 的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民族地区。有大、中、小等多种类型。一般由笙管、笙斗和簧管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装有用芦竹制成的笙管六根,外侧开有按音孔, 下端装上铜质簧片, 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 每管一音。每两、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侗族芦笙则在管外套上竹筒,或在上端套上薄竹壳制成的三角形共鸣器,以扩大音量。小芦笙管长约八九寸,大的长达一二丈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的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的称“芦笙筒”。现经改革, 笙管多至二十余根,每管上端均套上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宽广,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 常用以伴奏芦笙舞,现亦广泛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近又根据单管芦笙“大筒”改造成排笙。 侗族芦笙 芦笙 芦笙Lusheng流行在中国西南地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传统的芦笙音域很窄,高音、中音芦笙只有五个或六个音(按五声音阶排列),低音芦笙只能奏出二个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音,在芦笙合奏时,还常配置只能奏出一个音的芒筒。改良的芦笙加多了笙管,扩大了音域,常用的18管芦笙音域可达二个多八度。改良后的芒筒也加多了簧管,一般在15簧左右,为芦笙增加了倍低音声部。芦笙的音色丰满、柔和,地方特色很强,在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常用大、小芦笙和芒筒组成芦笙乐队。 ☚ 巴乌 冬不拉 ☛ 芦笙 芦笙芦笙为自由簧管气鸣乐器,是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由笙管(竹制)、簧片(铜制)和笙斗(杉木制)组成。传统的芦笙为六管,可发3—6音,只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民间乐器。后经改革,现已有8管、11管、13管、18管、20管芦笙,并能转调。可吹出八度、五度、四度、六度和音及三和弦。芦笙可以独奏、合奏,最普遍的演奏形式是边奏边舞。芦笙自古以来是苗、侗、瑶等民族节日或喜庆时不可缺少的乐器。著名的芦笙曲目有《诺德仲之歌》、《芦笙舞曲》等。 ☚ 巴乌 2.拉弦乐器 ☛ 芦笙lu sheng【音乐】a reed-pipe wind instrument,used by the Miao,Yao and Dong nationalities 芦笙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芦内。竹管长短不一,或在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小竹管,使其发出共鸣声。管顶端略向内弯曲。有大、中、小多种类型。大者长可达3—6米,小者仅20—30公分之间。大芦笙声音宏亮,声响远达3公里之遥,与莽筒齐奏高低音和谐,声音委婉。在侗、彝、布依、水、仡佬、壮、拉祜等民族中亦颇盛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