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兵事纪略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 (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军府将军。著有《东方兵事纪略》、《尘牍丛钞》等。《东方兵事纪略》记述了中日甲午战争之起因、经过。始于同治七年 (1868年),止于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书前有姚氏自序,言撰述宗旨为“昭示国人所以生其怒敌之心,而作其同仇之气”。原稿有六卷,卷一为衅始篇、授朝篇;卷二为奉东篇、金旅篇;卷三为辽东篇、山东篇:卷四为海军篇、议款篇;卷五为台湾篇;卷六为表和图(此卷未刊),今本仅五卷。甲午战时,姚氏正在山东巡抚李秉衡衙署中任事,常巡察军情,亲历见闻,积累了丰富资料,再参以函电及中外记录,撰成是书。书中追述了清季中日两国若干交涉史事,旁及当时的日、俄、英、法、美、德等国在远东的争夺,对朝鲜内战、日本出兵、中国往援、中日交战、清战败后割地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台湾陷落等事件均有较详实的披露。有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武昌刻本。 东方兵事纪略 东方兵事纪略书名。清人姚锡光著。甲午战争时他在山东巡抚李秉衡的衙署中任事,经常往来于辽碣登莱间,观察军情,后就所见所闻,参以中外纪闻,著成此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刊行,原稿六卷,因图表一卷未刊,故今传本仅五卷。记述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始于同治七年(1868年),止于光绪二十三年(1895年)。书中偶有讹误。是研究中日甲午战争的重要史料。 ☚ 东莱耆旧传 东牟守城纪略 ☛ 00007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