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qǐ yè suǒ dé shuìподохóдный налóг предприятия; налóг на пр быль предприятия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qǐyè suǒdéshuì企业和经营单位按其生产和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向国家交纳的税款。 ❍ 依法交纳~。 ▲地税 地方税 个税 个人所得税 国税 利息税 契税 燃油税 商品税 消费税 增值税 ☚ 企业年金 启动 ☛ 企业所得税income tax on enterprises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中国除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另有立法外,对内资企业所得税原来是按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分别设置税种,执行多种税率,计税依据各异,以致税负不平,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国务院于1993年12月13日发布于改革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为33%,实行按年计算,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纯收益征收的一种税,这是指内资企业所得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凡具有经济自主权利,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具体包括: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其征税范围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人应税所得额,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准予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这些扣除项目是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取得应税收入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而正常的开支。简言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法定扣除项目,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额×税率。 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的比例税率,具体为: ❶基本税率33%,即年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采用基本税率; ❷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按18%优惠税率计征; ❸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按27%优惠税率计征。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实行定期减税或免税;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减税或免税的企业,依有关规定执行。 此外,1991年4月9日我国公布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从1991年7月1日起实施,用以调整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纳税和征收,是一种涉外企业所得税。其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含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 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和虽未设定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凡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符合规定的企业和组织,视为居民纳税人,负有全面纳税义务,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总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为非居民纳税人,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只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缴纳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实行法定税率和减低税率: (1) 法定税率。 ❶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按应税所得额缴纳30%所得税和3%地方所得税,总体税负水平为33%; ❷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与其所得没有实际联系的,缴纳应税所得额20%的所得税。 (2) 减低税率。 ❶减按15%缴纳。主要指设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七个项目的涉外企业; ❷减按24%缴纳。指在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三个项目的涉外企业。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包括定期减免、再投资退税、预提所得税减免税以及税收抵免等方面的措施。总之,涉外企业所得税实行税率从低、优惠从宽的原则,并采取税收抵免的办法消除国际间的双重征税。 ☚ 消费税、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叫企业所得税。它是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并直接调节企业利益的一个重要税种。企业所得税以所得额为征收对象,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及时、均衡,实行按月或者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在我国境内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所有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具体包括以下6类企业或者组织: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企业所得税条例细则规定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纳税人,是因为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所得额,只有实行独立核算才能准确计算企业的所得额。独立核算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一是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二是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三是独立计算盈亏。 2.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为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是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所得,包括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以及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3.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规定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的比例税率。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 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4.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因此,上述计算公式可以演变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方能扣除。 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一是生产、经营收入。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二是财产转让收入。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份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三是利息收入。指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四是租赁收入。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五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指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六是股息收入。指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七是其他收入。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 个人所得税 政府经济 ☛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直接调节其利润水平的一种税,它是由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而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务院于1950年1月,发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将企业所得税含在工商业所得税之内,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种企业所得税,具有税种简化、税率低、正税与地方附加同时征收和税收减免有明确目的性等特点。当时国营预算内企业不缴纳所得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由于全国经济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主导地位,所得税从工商税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税种,由于纳税主体转换,原先所得税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征收,经过改造之后,对公私合营企业停征了所得税,改为上缴利润;原先缴纳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基本实现了合作化,使所得税纳税主体转换为主要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并调整了税负。1984~1985年,在两步利改税的基础上,开始对国有企业征收所得税。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按55%的比例税率征收所得税, 对小型国有企业则实行八级超额累进税率; 1985年4月, 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统一了集体企业所得税税率, 与国有小型企业一样实行八级超额累进税率;1986年1月, 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实行十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从7% (年所得1 000元以下) 到60% (年收入3万元以上)。1988年6月,为适应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条例》,实行35%的比例税率;1994年国家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全面改革,分两步实现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即1994年1月1日起合并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 (由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具有个人所得税的性质, 因而将其列入个人所得税改革),从而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下一步再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1994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于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公平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征收企业所得税,是按照国家各个时期的税收条例和规定执行的。 ☚ 屠宰税 个人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指国际上某些国家对企业所得征收的税。一般按企业性质不同分设税种课征。如苏联的集体农庄所得税、合作社所得税和我国的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既可以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有些国家法律规定无限公司不是法)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又可以是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从国际上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一般以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企业居多,对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企业,通常不征企业所得税,而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企业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有许多共同之处。企业所得税一般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所谓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企业的各项收入总额扣除成本费用损失和法定扣除项目后的余额。有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制,有的企业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有的企业所得税则同时实行比例税制和累进税制,按纳税人的规模大小或盈利水平高低确定适用税率,或者按纳税人的不同源泉所得确定税率。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年计征,分期缴纳。纳税年度和期限的规定,各国不尽一致。 企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以企业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形式。中国实施的税种之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税率一般为25%。 企业所得税以企业或组织机构为纳税人,以其一定时间内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我国是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设置企业所得税税种的,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税标准和税率,差别很大,税负不公平。1994年起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征税依据是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财政部于1994年2月4日发布的该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条例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组织,具体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作为纳税人,上述企业与组织还必须同时具备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账与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三个条件。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法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外,在中国境内的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❶国有企业; ❷集体企业; ❸私营企业; ❹联营企业; ❺股份制企业; ❻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纳税义务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收入总额包括: 生产经营收入; 财产转让收入; 利息收入; 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股息收入; 其他收入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包括: 成本; 费用; 税金及附加; 损失;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等。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法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外,在中国境内的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❶国有企业; ❷集体企业; ❸私营企业; ❹联营企业; ❺股份制企业; ❻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纳税义务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损失;税收调整项目金额等。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 ☚ 营业税 印花税 ☛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在1993年税制改革前的国营企业所得、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合并统一的一个税种。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单独立法征税,所以企业所得税实质上是内资企业所得税。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其课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实行33%的统一比例税率,按年征收,分季 (月) 预缴。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已在境外缴纳所得税的,准予在汇总纳税时,按分国限额抵免法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可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 消费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在一定期间 (通常为1年) 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的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有法定税率和优惠税率两种: 法定税率为33%;优惠税率是指对应纳税所得额在一定数额之下的企业给予低税率照顾,分为18%和27%两种。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 (含3万元) 的,按18%的税率征收; 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以下 (含10万元)的,按27%的税率征收。 ☚ 教育费附加 印花税 ☛ 00005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