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知轻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知轻重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②,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③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④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信:即“伸”。②秦楚之路:秦在西方,楚在南方,居中原地区的诸国以秦楚为远,形容路途遥远。③心:指心性品德。④类:这里指事情的轻重。 【译文】 如今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既不疼痛又不妨碍做事,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那么即使到秦国或楚国去,也不嫌路远,为的就是手指不如人。手指不如人,能够知道厌恶;心性、道德不如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不知轻重。 【评说】 从古至今,当人们在向别人讲述一个道理或听别人讲述一个道理时,常常会出现“这件事情就像某某事情”的说法。于是,一个较为抽象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易懂了。这种思维方法是人际沟通中最广泛使用的类比推理的方法。所谓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孟子批评有的人由于“不知轻重”而在思维上陷入了逻辑的混乱时,采取的就是类比推理的方法。 历史上足智多谋的齐国大使晏子也曾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武士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楚王故意问:“你们捆着的是什么人?”小武士禀报说:“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说,橘子长在江南就结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楚王无言以对。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轻重: 双关,本指物体重量,转指事情的分寸。有秤杆没秤砣还是不能称出物体轻重。形容言行冒失,不知分寸。 拿碌碡打月亮——不知轻重碌碡(liùzhou): 又叫石磙,一种用来轧谷物、平场地的圆柱形农具,用石头制成,很重。指不知道掌握言行的分寸,乱说蛮干。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秤砣,称物品时用来使秤平衡的金属锤;不知轻重,双关,本指不知重量,转指分不出什么事重要。 没有星的秤——不知轻重见“搬起碾盘打月亮——不识轻重”。 拿碌碡打月亮——不知轻重见“搬起碾盘打月亮——不识轻重”。 一杆没星的秤不知轻重 不知轻重 不知轻重指说话鲁莽,没有分寸,做事分不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 不懂事 不懂事褦襶 不了事 不经事 不更事不晓事 不知颠倒 ☚ 不懂 不懂道理 ☛ 说话不当 说话不当说话、做事超过适当的分寸和限度:过火 ☚ 说话迟钝 难说 ☛ 说话不慎重,有失分寸 说话不慎重,有失分寸交浅言深 ☚ 说话无分寸 说话随便 ☛ 轻重 轻重斤两 份量 另见:程度 测定 重量 重视 ☚ 轻重 重要 ☛ 不知轻重bu? zhī qīnɡ zho?nɡ【释义】指言行冒失,不明分寸。 不知轻重bùzhī-qīngzhòng❶《吕氏春秋·本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分不清孰轻孰重。形容不懂得权衡事情的重要不重要。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ɡ zhònɡ❶ 分不清事情的重要和不重要。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ɡ zhònɡ原意是轻重不分,以重者为轻,以轻者为重。后比喻处事莽撞,不能掌握分寸。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ɡ zhònɡ不知道用力是轻还是重,或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引申为轻率莽撞,没有分寸。《红楼梦》一○九回:“婆子们~,说是这两日有些病,恐不能就好,到这里问大夫。”参见“不知高低”、“不知深浅”(本页)。 不知轻重bu zhi qing zhong形容不明白事理,也指做事鲁莽,没有分寸。 不知轻重bùzhī-qīngzhòng〔述宾〕 说话办事没有分寸或分不清事情的重大与否。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他心里一急,冲口说出一句~的话来:‘有种有根;无种不生,什么蔸子长什么苗,一点都不假。’”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g zhòng即说话办事没有分寸,或分不清事情的主次先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