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产力四次革命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产力四次革命论Four-Revolution Theory of Productivity关于生产力发展历史的分期理论是由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学者J·库钦斯基提出的。他在其著作《生产力的四次革命》中指出,人类生产力发展史经历了四次重大的革命:第一次革命(1540~1640年)。其特征是劳动从农村的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使用木材到煤的能源变革;分工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建立。第二次革命,即工业革命(1760~1860年)。主要内容包括蒸汽机的使用和以工具机为核心的机器体系的建立;工艺技术和科学的自觉应用;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三次革命,即“电工技术革命”。主要特征是蒸汽机向电动力的过渡以及从煤到石油的能源革命;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和流水作业线的建立;电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强制建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库钦斯基认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第三次革命并没有结束,并同逐渐发展的第四次革命相混合。第四次革命,即科学技术革命。这次革命的主要过程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关于动力学调节过程的科学的建立以及控制技术和调节技术原理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领域开始了一次革命,其特征是自动化和综合使用自动控制和调节的生产系统,并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完成科学技术革命,使劳动和自由时间的差别以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一样归于消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