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完全或不全部转嫁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完全或不全部转嫁论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我国流转税是否转嫁,不宜笼统断定,而应作具体分析。他们认为税负转嫁现象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但不是全部都转嫁,也不是从来都转嫁。根据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又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从总体与局部的角度分析,认为社会主义税收从总体上说是不转嫁的,但不排除局部存在转嫁。其理由是:第一,从整个社会的分配结构来看,不存在税负转嫁问题。我国的分配结构在总体上是按马克思的社会产品分配原理进行的,即在进行社会产品的个人分配之前,首先进行一系列必要的社会扣除,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这些扣除大部分是由国家进行的,并主要采取税收的形式,因而社会主义税收绝大部分是社会产品在分配给个人之前的直接扣除,转嫁的说法不能成立。换句话说,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社会主义税收,可以从作为生产者的纳税人身上直接扣除而得到,不必通过迂回的税负转嫁的途径,让作为消费者的个人来负担。第二,从价格的计划化来看,我国的流转税不存在转嫁的条件。因为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税与价的关系,税是处于主动地位,价是处于被动地位,价是随着税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价格的主要部分是计划价格,价与税的关系则是价为主动,税处于从属和配合的地位,因而常常是 “税动价不动”,价格并不随税收的变化而变化,加税所增加的税负是无法转嫁的。此外,在价格和成本既定的前提下,税与利是相互消长的,因而流转税能够发挥调节生产利润的重要作用。如果税负能够转嫁,那么流转税就发挥不了调节利润的作用。第三,从价格与价值的总体关系考察,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是商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若就某几种商品而言,这种背离是可能的,但就价格与价值的总体而言,则不存在背离。因为一种商品的卖者亦是另一种商品的买者,如果所有商品卖出时价格都高于价值,那么从总体上说也就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如果所有商品生产者都通过提高价格互相转移税负,其结果则和没有转嫁一样。因而社会主义税收在总体上是不转嫁的。但是,从局部看并不排除,在少数场合也存在税负转嫁的条件,由于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活动中存在两种运行机制(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存在两种价格(计划价格和自由价格)。在自由价格下,确实存在着典型意义上的税负转嫁,即纳税人有可能通过提高价格把税负转嫁出去。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这种客观存在。
第二种观点认为流转税是否能够转嫁,不能简单地从所有制、价格组成或税收来源等方面去论证,而应从税负转嫁存在的客观基础、诱发税负转嫁的动因、税负转嫁的机制以及制约税负转嫁的条件等基本方面去研究。他们认为,在过去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不存在税负转嫁。首先,计划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并严格控制,转嫁难以实现。其次,在统收统支的体制下,企业相对独立的利益没有被承认,分配上是“大锅饭”,收多收少与企业并无多大关系,企业缺乏转嫁税负的动力和要求。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税负转嫁的一些客观必要条件已基本形成:一是抛弃了传统产品经济模式,建立起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模式。税负转嫁作为商品经济的普遍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二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企业的自身利益不仅取得相对的独立地位,而且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动力。这样就产生了企业转嫁税负的动因;三是物价的放开,自由价、议价比重的提高,价格运动的活跃,表明转嫁机制的形成。由于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着诱发税负转嫁的动因和税负转嫁的机制,因此,税负转嫁在我国不但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而且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三种观点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转嫁存在与否。这种观点认为,由于供求关系和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其价值并不总是相符,更多的情况下两者会发生偏离,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因此,税收的来源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商品价格P等于其价值,即P=C+V+M时,税收自然来源于M部分;当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即P=C+V+ (M-△M) 时(△M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额,△M>O),税收只能来源于 (M-△M)部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生产者都只能用自己所创造的一部分盈利去支付生产环节征收的流转税,这时,流转税就是由生产者直接负担的,而作为购买者所付出的货币价值等于或小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并没有额外负担流转税,因而没有发生税负转嫁。而当商品价格高于价值,即P=c+V+ (M+△M)时,税收来源于(M+△M)部分。这时,商品生产者所缴纳的税款的一部或全部来源于△M。但△M并非是该商品生产者创造的盈利,而是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和种种客观因素,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那里转移而来的额外盈利。因此,尽管这部分税金是由生产者缴纳的,但并非由他真正负担,而是由商品购买者负担了,这就发生了税负转嫁。可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税负转嫁发生的客观经济前提。由于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从而价格高于价值的现象不可避免,因而发生税负转嫁现象也不可避免。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