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以一眚掩大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以一眚掩大德

【名句】不以一眚掩大德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因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德。眚:过失,过错。掩:掩盖,抹杀。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 因。眚: 过失、错误。掩: 遮蔽、遮盖。德: 德行。原意是不能因人一时的过错,就抹杀其过去建立的功勋。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顾谋臣蹇叔的竭力反对,派大臣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等人率军偷袭千里之外的郑国。因秦国劳师远袭,且郑国获讯做了准备,秦军无功而返。归途中不出蹇叔所料,在崤山遭晋军伏击,三位大将被擒,全军覆没。战争结束后,秦穆公不是推卸责任怪罪部下,而是穿着白色丧服在郊外等候,对败退回来的秦兵哭道:“我没有听蹇叔的劝告,以致让你们几位受辱,是我的罪责;我不会撤换孟明视,是我的过错,你们有什么罪过呢?我绝不会因为你们一时的过失而掩盖你们过去建立的伟大功绩。”孟明视等听了非常感激。最后,经过多年的准备,孟明视终于带兵打败了晋国军队,报了崤山之仇。

后来,人们引用“不以一眚掩大德”这句话,说明看人要看全部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以一眚掩大德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故事】: 公元前626年冬天, 秦穆公不听谋臣蹇叔的劝阻, 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 带领军队奔袭郑国。结果遭到埋伏在崤山险要地区的晋军伏击, 秦军全军覆灭, 孟明视等三将也当了晋军的俘虏。后来, 三人侥幸逃回秦国。秦穆公得知三将空身逃回的消息, 就穿上白色丧服,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孟明视等三人跪在地上请罪, 秦穆公把他们扶起来, 哭着说:“我不听蹇叔的劝告, 害得你们打了败仗,受到侮辱, 这完全是我的罪过, 你们有什么责任呢? 再说, 我也不能因为你们一时的过错就抹煞你们过去建立的功勋啊!”孟明视等听了非常感激。
【意思】: 不能因为一时的过错就否定他的全部功绩。以: 因:眚:过失,错误;掩: 遮盖; 德: 德行、功绩。亦作“不以一恶忘众善。”
【古例】: 《帝范·宾客》: “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不以一恶忘众善,勿以小瑕掩其功。”
  • 上一篇:不遗余力
  • 下一篇:不翼而飞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以: 因。眚: 过失、错误。掩: 遮蔽、遮盖。德: 德行。原意是不能因人一时的过错,就抹杀其过去建立的功勋。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顾谋臣蹇叔的竭力反对,派大臣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等人率军偷袭千里之外的郑国。因秦国劳师远袭,且郑国获讯做了准备,秦军无功而返。归途中不出蹇叔所料,在崤山遭晋军伏击,三位大将被擒,全军覆没。战争结束后,秦穆公不是推卸责任怪罪部下,而是穿着白色丧服在郊外等候,对败退回来的秦兵哭道:“我没有听蹇叔的劝告,以致让你们几位受辱,是我的罪责;我不会撤换孟明视,是我的过错,你们有什么罪过呢?我绝不会因为你们一时的过失而掩盖你们过去建立的伟大功绩。”孟明视等听了非常感激。最后,经过多年的准备,孟明视终于带兵打败了晋国军队,报了崤山之仇。
后来,人们引用“不以一眚掩大德”这句话,说明看人要看全部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不以一眚掩大德

眚(shěng):过失。不能因为一次过失就抹杀了更大的功绩。用来说明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人。春秋时,秦穆公以大将孟明为统帅偷袭远方的郑国,秦国老臣蹇叔竭力劝阻,但被秦穆公臭骂一顿。由于郑国早有防备,秦军在殽山这个地方被打得大败。孟明等人被郑国抓获,后来设计逃回。孟明见到穆公准备引咎辞职,穆公伤心地说:“我不听蹇叔的劝告使你们吃了败仗,这是我的责任,你们有什么过错呢?况且我也不会因为一次过失就抹杀了你们更大的功绩啊。”(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一眚掩大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不因为一点(或一次)过失而掩没重大的功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虽有过失,但领导~,仍旧重用他|人非圣人,用人者当~。也说〖不以一眚掩大醇〗。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抓住人或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局部的不足,而不顾及其余:~,对人对事都不能这样|有些人看问题吹毛求疵,~。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

(先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眚(shěng):眼病,比喻过失。

☚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

(先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能因为有一点小小过失就掩盖大的优点。眚(shěnɡ):本义是眼翳,引申为过失。

☚ 一俊遮百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not conceal great virtues on acount of a slight fault; not shut out of view one’s great merits for one error
❍ 大夫何罪?且吾~。(《左传·僖三十三年》) What fault are you chargeable with? I will not for one error shut out of view your great merits.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yǎn dà dé

【解义】以:因为。眚:眼睛上长白翳 (yì),比喻小的过失。掩:遮盖。德:德行,指功劳、贡献。不因为一次小过错而抹杀大功绩。
【例句】我们局长一向待人如己,对待员工~,因此也深得大家的敬重。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yī shěnɡ yǎn dà dé

【解义】 以:因为。眚:眼睛上长白翳(yì),比喻小的过失。掩:遮盖。德:德行,指功劳、贡献。不因为一次小过错而抹杀大功绩。
【例句】 我们局长一向待人如己,对待员工~,因此也深得大家的敬重。

1613【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不能因为一时的过失而否定全部功绩。形容大处着眼,功过分明。眚:过错。掩:遮盖。德:行,功劳。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yǐyīshěngyǎndàdé

〔偏正〕 眚,本义是目疾,指过失、过错。不能由于一次小过失就掩盖了大功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且吾~。”
△ 用于说明要全面正确地评价一个人。
【近义】不以一眚掩大醇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以:因为。眚:过失,错误。掩:遮盖。德:道德品行。即不能因为偶然一次小的错误就抹杀了主要的德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

眚(shěng): 眼睛里的白翳,比喻过错。掩: 掩盖,抹杀。不能因为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一个人的全部功德。指用人要从大处着眼。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例] 〔刘颂上疏曰〕凡举过弹违,将以肃风论而整世教,今举小过,清议益颓,是以圣人深识人情而达政体,故其称曰:“~。”(《晋书·刘颂载记》)|朝廷取人固必有道,若大节已善,或有小疵,才难求全,理当抡擢,传所谓“不以一眚掩大德”者是也。(宋·刘安世《论王子韶路昌衡差除不当》)|如果主流、本质是好的,大节不亏,又有发展前途,就应当大胆使用或加以培养,做到~,不因小错折人才。(李连峻《说“长”道“短”话用人》)
也作❶〖不以纤恶盖大善〗 唐·吴武陵《遗吴元济书》:“将校官属不失宠且贵,何哉?为国者,~也。”
❷〖不以小疵掩其大德〗 宋·包拯《请录用杨纮等》:“方今下位,岂无才俊,或恐拔擢未至尔。然观前代求贤,不求其备,~。”
增作❶〖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 唐·李世民《帝范·审官》:“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
❷〖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宋·朱熹《治道一·用人》:“如是而犹以为未足也,又于其类而求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