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平清领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后汉书·襄楷传》:“干吉(一说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唐李贤注: “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 太平清领书 太平清领书亦称“太平经”。东汉原始道教的经典。编撰于东汉安,顺帝之际。据范晔《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此书为于吉所作。《太平经》阐述了原始道教的政治哲学观点,在教育方面也有较多论述。《太平经》认为,国家之治要靠帝王得贤才,得到贤才,事情不管难易,都能成功。得不到贤才,不管大事小事,都不能干。因而“与国家万双壁玉不若进二大贤矣”。帝王得到贤才就能“安枕而治,大乐而致太平,除去灾变,安天下”。而贤才只有靠教育来培养,没有天生的贤才,只有由学而致的。《太平经》说,“夫愚不学,安能贤乎?夫贫而不耕,安能收耶?学辄日贤,耕辄有收。”在教育内容方面,《太平经》认为要对君子——贤才进行“道”的教育,认为得“道”者昌,失“道”者败。宇宙万物及其规律都是由“道”支配的。还要对贤才进行“德”的教育。包括:人人平等,互助互爱,自食其力,善恶报应。《太平经》的社会理想是人人平等,大家过公平合理的生活,因而要进行人人平等的教育,反对人欺负人。互助互爱,是《太平经》所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与人关系的原则。富人与穷人要互助,君主与民众要互爱。因而就要对人们进行互助互爱的教育。此外,“德”育还应包括自食其力,善恶报应教育。教育内容还包括“文”的教育,即文化知识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太平经》认为,要获得知识,必须引导学生接触外物。学生必须广泛阅览,使知识广博,这样才能看清事理,学用结合。学而不用是不行的,学到了知识不应用,与没学到一样。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教育者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育。 ☚ 太学 不耻下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