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被逼自杀案
太平字允中,初姓贺氏,名惟一,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他天资聪颖,为人正直,勤于政事,历任虎贲军指挥使、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中书参政知事等职。至正十七年(公元1358年)太平任中书左丞相,二皇后奇氏与皇太子谋早日继位,派宦官征求太平的意见,实欲让其配合。太平不答,太后又召他至宫中,设宴再申其意,太平仍不作承诺。太子与太后逐与太平结怨,欲削去太平的权柄。由于知枢密院事纽的该知内情,多次在皇帝面陈述太平之忠,太子之谋才未逞。太平多次请求辞职,皇帝不许。至正二十年二月,辞为太保,不久又辞为太子太傅,赐以田地,同意他归居奉元。皇帝准备任命伯撒里为丞相,而伯撒里说:“臣老不足以任宰相,陛下必以命臣,非得太平同事不可。”于是帝下密旨令伯撒里留住太平。太平刚至沙井,闻命而止。皇太子甚恶太平去而复留,至正二十三年,命御史大夫普化劾太平故违上命。帝遂下诏收回赐给太平的物品,发往陕西居住。右丞相搠思监派遣使者逼太平自裁,太平行至东胜,赋诗一首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