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辅黄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辅黄图城镇志。南北朝佚名撰。成书约在南北朝前。原书一卷。后人改编为六卷(或二卷)。并杂用晋以后至唐时地名。二万三千余字。卷一记三辅(京兆、冯翊、扶风)沿革、治所及咸阳故城、汉长安城,秦汉风俗等。卷二为长安九市、八街、九陌、闾里和汉宫等。卷三为长乐、未央、建章、北宫、甘泉宫等宫室台殿。卷四记苑园池沼。卷五记台榭、辟雍、太学、宗庙之类。卷六记阁署、府库、仓厩等。对各项建筑位置、规模、沿革及掌故等亦皆著录。所记长安古迹,间及周灵台、台囿诸事,然以汉为主。间及河间日华宫,梁曜华宫诸事,而以京师为主。故称三辅黄图。所记宫殿苑囿之制,条分缕析,至为详备。是研究关中地区和西安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惟兼采《西京杂记》、 《汉武故事》诸书,爱博嗜奇,转失精核,为该书不足。有清《四库全书》本,毕沅及孙星衍校本。 《三辅黄图》相传为六朝人撰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定为梁、陈间人作。原书为1卷,后人改编成6卷本和2卷本。此书详细记载了秦汉时代三辅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是研究秦汉长安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流行有清代毕沅、孙星衍校刊本和《关中丛书》本。1980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陈直校正本。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古代城市地理名著。作者姓名无考据。其裒采秦汉时期都城咸阳及长安一带所建城垣、宫殿、门阙、楼观、街市、池苑等胜迹,详加考述,并附图说。三辅,指汉都长安城所在及其附近地区。汉初以内史掌治京师,又分置左、右内史以辅治;后改内史为京兆尹,又改置左冯翊、右扶风,谓之三辅,共治于长安城中。黄图是取其宏大规模之义。原书已佚。曹魏时如淳注《汉书》曾加以引用,由此推测,其当成书于东汉末曹魏初期。《隋书·经藉志》始著录,称一卷。今本六卷,为宋以后校刻时所分析,其内容亦大多为唐人补缀,原书成分有小部分保存。其对于研究秦汉都城风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汉都长安城宫殿等皆毁于王莽之乱,由此书可大致明了其当年盛况。 ☚ 典籍城图 洛阳伽蓝记 ☛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古地理书。六卷。作者姓名佚失。宋代晁公武定为梁、陈间人所作,程大昌定为唐肃宗以后人所作。后人多依晁说,题为六朝无名氏作品。今西北大学陈直对此书校证,并提出为中唐以后人所作,注文更略在其后。此书在古籍中所引,始见于如淳的《汉书》注。如淳是曹魏时人,则原书应成于东汉曹魏初期。从原本到今本,此书经历三个阶段。如淳、晋灼、张晏、孟康、臣瓒等人引用此书以注《汉书》,是第一阶段。《南方草木状》荔支条、《水经注》、《文选》李善注、《汉书》颜师古注所引,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指中唐时期用颜师古注增补,并加《西京杂记》、《拾遗记》等书,与《元和郡县图志》文字相同尤多。经过多次补缀,此书原本的成分所存已属不多。今本《三辅黄图》与颜师古《汉书》注相同之处最多,据陈直校注研究,是此书今本用颜师古注,而不是颜注引用此书。明确此书的成书过程和原本、今本的变化情况,对于认识与应用此书是相当重要的。 ☚ 华阳国志 水经注 ☛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古地理书,作者佚名,晁公武定为南朝梁陈间人作, 程大昌定为唐肃宗以后人作, 今人陈直认为原书成于东汉末曹魏初期,经多次补缀,今本乃中唐以后人所作。原1卷,后人改编为6卷,36篇。书中详载秦咸阳、汉长安古迹,述秦汉三辅城池、宫观、苑囿、池沼、台榭、辟雍、明堂、宗庙、郊社、署阁、仓厩、陵墓等有关内容,各项建筑均指出所在方位,条理清晰,间涉其相关事件人物、传说轶闻,是研究秦汉关中历史地理最重要的资料之一。清代毕沅、孙星衍、庄逵吉等人有校本及佚文辑本。原本有图,后佚。今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校证本。 ☚ 水经注 括地志 ☛ 三辅黄图汉代著作。原题汉无名氏撰。实非一人一时之作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一卷。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今本六卷。以明嘉靖(1522—1566)刘景韶刊本为佳。另有《四库全书》、《关中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四部丛刊》本等。今人陈直著有《三辅黄图校证》。《三辅黄图》一书在古籍中所引,始见于如淳《汉书》注。如淳为三国魏人,则原书应成于东汉末年三国魏初。由原本到今本,共经历三个阶段。如淳、晋灼、张晏、孟康、臣瓒等人,引用以注《汉书》,是第一阶段。《南方草木状》“荔支条”、《水经注》、《文选》李善注、《汉书》颜师古注等所引,是第二阶段。中唐时期,用颜师古注增补,并加《西京杂记》、《拾遗记》等书文字掺入,是第三阶段,其与《元和郡县图志》文字相同尤多。经过各次的补缀,原书的成分已保存不多。内容记述秦汉时期三辅地区的历史沿革、街道、市场、宫观、闾里以及各项建筑,以其规模宏大,故称《三辅黄图》(黄图,即宏大之意)。书前有序言。卷一介绍三辅沿革、三辅治所、咸阳枚城、秦宫、汉长安枚城、秦汉风俗、都城十二门等;卷二介绍长安九市、长安八街九陌、长安城中闾里、汉宫等;卷三介绍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北宫、甘泉宫等;卷四介绍苑圃、池沼等;卷五介绍台榭、辟雍、明堂、圜丘、太学、宗庙、南北郊、社稷、观等;卷六介绍阁、署、库、仓、厩、圈、桥、陵墓、杂录等。各项建筑,皆指出其方位所在。是研究秦汉历史,特别是秦汉长安、咸阳历史地理的可贵资料。 三辅黄图古地理书。撰者姓名不详,约为南北朝时人。共约二万三千余字。记载秦汉时三辅(京兆、冯翊、扶风)的城池、宫观、陵庙、太学、府库、辟雍、郊畴等情况,至为详备,为研究关中地区和西安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有清代《四库全书》本、毕沅及孙星衍校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