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双因素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本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的试图揭示满意与不满规律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使人不满的因素和使人满意的因素并不相同。使人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包括安全、地位、与下级的关系、个人生活、与同级的关系、薪水、工作条件、与主管的关系、监督、公司政策和行政管理等十个因素。

使人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包括成长、发展、责任感、工作自身、认可、成就等六个因素。保健因素的恶化会使人产生不满,降低生产率,保健因素的改善只是使人“没有不满意”,并不能使人满意,并不能激发人的热情;激励因素的恶化,只是使人“没有满意”,并不能使人不满,激励因素的改善则使人感到满意,从而提高生产率。

因此,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改善激励因素上。西方许多企业把这一理论用于实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工作丰富化(把职工分成若干工作丰富化小组,小组自己制订计划、自己从事设计,进行自我管理,从而使职工对工作产生兴趣、获得责任感和成就感)、工作扩大化(打破僵化的专业分工,使职工增加工作种类或做内容更丰富、周期更长的工作,以增加职工的工作兴趣)、弹性工时(使职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决定作息时间)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