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

选自《论语·子罕》第二十六章。

匹夫:平民百姓。

【赏析】

孔子鼓励年轻人成才,但孔子也清醒地知道,一个人能否成才,有所作为,立志是非常重要的。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意思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帅也会被敌人夺去,可是却不能夺走一个普通百姓的志气。

孔子认为,一个人是否立下志向、志向是否坚定,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他总结自己取得的成就时,将之归于年轻时就“有志于学”(《为政》篇),强调为学要“志于道”(《述而》篇)。孔子不仅自己志向坚定,还常常询问弟子的志向,勉励他们立志要弘大,更要坚定,因为志“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今天,这句话常用来表达一个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具有大无畏的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恶劣环境,甚至牺牲生命,也决不妥协、动摇和投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可可诗词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释义】

古代格言。该句意思是: 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该句出自 《论语》,原文: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评析】

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孔子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就能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是不应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可可诗词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名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①三军:周朝时设有三军。此处指一国的军队。②匹夫:普通人,平民。③夺志:被强迫改变志向。

【释义】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而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点评】不论一个人的地位多么低下,只要他具有不可动摇的坚定意志,任何邪恶势力都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主张。

参考文献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可可诗词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名言: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 三军: 周朝制度, 大诸侯国可以拥有三个军的军队。此泛指军队。夺:失去。

句意: 一国军队, 可以使它丧失主帅; 一个男子汉, 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能够夺去三军的主帅。却难以夺去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一个人具有了坚定的志向,即使是普通人,也强于统领三军的主帅,可见志向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 自强不息。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
00007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