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涪陵地区乡镇企业起源于70年代中期,发展壮大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1年,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7 120个,其中乡办1 539个、村办2 170个,户办、联户办63 411个,乡办、联户办企业分别比1985年增长40%和1.3倍;从业人员达197 244人,其中乡办企业54 046人,村办企业27 433人,户办、联户办115 765人,乡办和户办、联户办企业分别比1978年增长20%和1.54倍;乡镇企业总产值166 214万元,比1985年增长3倍,其中乡办工业41 836万元,增长2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2个亿的区有南川县南平区和涪陵市城郊区。全区有2个乡(南川县的南平镇和文凤乡)总产值超过5 000万元,33个乡总产值在1 000万—9 000万元之间;70个村总产值超过百万元;2个企业总产值达到1 00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8.3%上升到1991年的28.1%。
目前,乡镇企业已拥有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5大行业及40个工业部门。1991年5大行业产值比重是:工业占64.75%,农业占1.12%,建筑占13.40%,交通运输占12.43%,商业服务占4.3%。乡镇企业产品有50多种。1991年,全区考核的27种主要产品产量中,有18种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完成17 275万千瓦小时,占全区总发电量的20.45%;原煤完成135.4万吨,占全区原煤总产量的58.35%;水泥完成55.3万吨,占全区水泥总产量的64.59%;榨菜完成8.12万吨,占全区榨菜总产量的93.55%。
据1990年统计,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8.6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11%,比1980年增长13.1倍;10年累计,全区乡村企业职工工资总计4.22亿元,支农资金1.56亿元;10年来,乡镇企业累计向国家交纳税金2.34亿元,年均增长25.4%;1990年,乡镇企业外贸交货额达0.3亿元,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