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吻合口炎
毕氏Ⅱ式胃切除术后早期,吻合口及其周围的充血、水肿等急性炎症改变极为常见,系由手术创伤反应所致,一般在术后2~3周内消退,常不产生特殊症状。据报道约有25~56%病例术后病变持续者称为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炎,是胃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吻合口炎除由术前慢性胃炎的延续外,可能与胆汁反流、缝线残留、区域性血循环障碍等有关。术后双筒胃可增加胆汁反流,所以吻合口炎更为多见。炎症主要局限于吻合口及其周围,亦可向残胃近端甚至食管扩展,呈浅表性或萎缩性炎症改变。临床上可出现上腹痛、饱胀、嗳气、胆汁性呕吐等症状; 少数患者粪便隐血阳性或黑粪。胃肠X线钡餐检查常无特征性发现。胃镜检查有确诊价值,可见吻合口充血、水肿、出血斑、糜烂,表面附有灰白色炎性渗出物或有胆汁反流及胆汁着色;粘膜脆而触之易出血,吻合口边缘呈结节状隆起或假息肉形成等。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但效果常不满意。可给软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胃酸分泌过高者按消化性溃疡治疗,低酸或无酸者可给胃蛋白酶合剂。有胆汁反流者可给消胆胺,每次3~4g,每日4次。症状严重而病程顽固者,可考虑作长臂Rouxen-y手术,以防胆汁反流。